第125章 396(2 / 2)

  距离高丽最近的三支靺鞨部的名字分别叫白山、粟末以及黑水。

  光是从其名字上都能听出其所在的位置。

  最南边的白山部和高丽相邻,就驻扎在长白山一带,居中的是粟末靺鞨,在三部之中的实力相对最强,而再往北,就是居住在黑龙江下游的黑水部。

  那也是后来的女真部落。

  “小将军是不是感觉到自己的本事有点没有用武之地了?”

  对于苏定方的这句发问,李清月一点没带否认地点了点头。

  高丽和百济之人,或多或少都接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也已经有了各自独立的政权,在其国家存在期间的几百年间,对于城镇和防守体系的建设,和中原是有相似性的。

  正因为如此,她才可以用中原的兵法,甚至是打心理战的方式,将他们给逐一击破。

  但靺鞨部不是这么回事。

  除却能够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之中往来,这些东北少数民族还处在一种相对蒙昧未开化的状态,就连和唐军打游击战,都透露着一种随心所欲的感觉。

  偏偏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野性和直觉作战,让人很难将他们一网打尽。

  相比之下,反而是黑齿常之这样的将领,还能在和他们在山中绕弯子的时候顺手逮出几个部落来,然后由唐军压上将人擒获。

  但即便如此,经由这大半个月的行动,被擒获的也只有寥寥数千人而已。

  好在,在将人押送回返的时候,李清月就已经和苏定方达成了一致想法。

  他们不打算将这些人能按照旧例杀死,而是将他们迁移到附近的营州境内,与营州人杂居同化,而后从中募招人手,再讨论北上收服其余靺鞨部的问题。

  事实上,这种迁移在隋朝时期就有过,也让大唐将领里有几位拥有靺鞨血统的将领。

  比如大唐名将之中的李谨行,就是这样的存在,还是由大唐给其赐姓为李的。

  而这一出迁移里,虽然能让李清月发挥的余地不多,也让她意识到了自己此前所学终究有局限性,或许在面对西域复杂局面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无力,得提前做好准备。

  同时,也让她收获了个人才。

  在一支靺鞨部的部落中,她逮住了个敢用弓杀敌的五岁小孩,在听到此人名为“祚荣”之后,没将人放在迁居入营州的队伍里,而是直接将人丢给了卓云,让她先把人给一并带走。

  在听闻其父名为乞乞仲象,乃是粟末靺鞨其中一支部落的首领后,李清月越发证实了自己的判断。

  若是她没猜错的话,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于营州之乱后建立渤海政权最终称王的大祚荣。

  但不管是不是吧,能有此等胆魄,总不会是个庸才。

  所以当李清月重回高丽王都平壤的时候,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当听到诏令宣读之时,她更是忍不住又在心中欢呼了一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