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820(1 / 2)

  也正如皇后所说,当下的时机并不仅仅好在外忧解除,还在灾情治理需要更多的有才之人。

  在此关头发起倡议,倘若运作得当的话,还能得到民间的声望助力。

  只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

  当朝廷取士的路径出现了变更,世家大族绝不可能坐以待毙,放任他做出这样的改变这样一份差事,势必要发起一番抗争!

  不过他倒是不怕这个。

  在诛杀长孙无忌之事上他就已发觉,皇权和相权之间,终究还有一道巨大的沟壑,只要他能用好皇权的威力,也有一批完全忠诚于李唐的臣子,便绝不需要担心这样的反扑。

  就算真造成了什么麻烦,也总有新的人手能够填补上来。

  他是在想,他到底是不是要为了规避掀起的风浪,也为了在局势不妥的情况下随时中止这项计划,接受这个“由天后发起此事”的建议。

  一项政令,风险大的同时,收获也必然很大。

  他的头风病症让他被迫选择了由妻子处理政务,又开启了二圣临朝的局面,但他不会忘记,天后的权力该当是由天皇赋予的,而不像是如今这般……

  就算李治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或许让朝堂之上只有天后一人处断政务,她也会将这下头的权势博弈给处理得很好。

  那么一旦这个科举糊名的谏言由天后提出,又如同这铜匦上书一般被顺利推行,那些因为这份创举而得到入仕机会的人,恐怕不会因此感激于放任这项政令推行的天皇,只会向着敢于站到台前和世家叫板的天后。

  从天子门生,变成天后门生。

  李治下意识地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改变。

  大唐的兵权,已经随着安定的崛起,仿佛不再能够为他所掌握。

  难道这朝堂之上的声音,也要全部归附于天后门下吗?

  这让他这位天皇情何以堪!

  “陛下在犹豫什么呢?”武媚娘忽然出声,“您也别怪我将话说得难听,安定前阵子在朝堂之上训斥郭待封所说的一点也没错。”

  “平心而论,若是他只凭借着自己的本事,能在评级之中被归入上第吗?”

  显然不能。

  显庆四年的这一次科举,正是李治在头风剧烈发作之前的最后一次亲自试举。

  彼时的李治正当大权在握的意气风发,所以对于为大唐死战而亡的将领后人,自然不会吝啬于一个破格的提拔。

  可就像郭待封在从征高丽之时所拿出的表现一般,以这等方式跻身上流的仕宦之后,根本无法成为大唐的栋梁之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