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873(2 / 2)

  就连当年威望尤在皇储之上的秦王,都不曾能够得到这样的两个字。

  就连为李唐出生入死的将领,也大多是在死后才能得到“辅国”这样的追封。

  可现在,就是这样的两个字,落在了这位还不满二十岁的李唐公主身上!

  而天皇陛下的诏令居然还不曾结束。

  他努力压制住了几分面上的惨淡颜色,开了口:“自今日起,若朕病情再有反复,难以决断朝政,军国大事——兼取天后与安定公主进止。”

  “陛下何必……”

  李治摆了摆手,打断了礼部尚书的关切发问,“读另一份圣旨吧。”

  他到底是为何会做出这样一条决定,又曾经和安定公主以及天后都发生了何种激烈的碰撞,下面的这些人大概不可能知道。

  他们只知道,这句“兼取天后与安定公主进止”,是天皇陛下一边更进一步地确保了天后的位置,一边为安定公主的这个“镇国”之名,做出了解释。

  陛下病了,也很有可能会因为风疾的缘故活不长久。

  那么与其等到突然倒下之后争权局面一团大乱,还不如先一步将这个决策权的归属给商定下来。

  可对于同在朝堂之上的有些人,比如说霍王李元轨来说,陛下的这条诏令,却简直像是在往歪门邪道之上越走越远。

  若真需要留有辅佐社稷以防动乱的重臣,纵然不能再像是先帝一般留下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样的祸患,也绝不能完完全全将其交到了女流之辈的手中!

  眼下二圣临朝已是势不可挡,怎么还要多出一个镇国安定公主。

  若非此前因为西藏都护的事情,他已经和安定公主起过争执,也见识过她在嘴皮子上到底有多利索,李元轨是真想站出来问问,陛下以公主预定为托孤重臣的决定,是否下达得过于草率了!

  偏偏就是在他这义愤填膺、情绪激荡之时,他听到了随即响起的宣旨之声。

  而这份圣旨的分量,竟是丝毫不在敕封安定公主为镇国公主之下。

  应该说,还犹有过之。

  只因那宣旨之人念出的,竟是这样的一句——

  “门下:承庙祧之尊,固邦国之本,重其绪业,贞以元良,斯今古之通制也。乃者东宫旷位,巳涉月时……”②

  这话一出,朝臣之中原本还有些左右张望的动作,都在霎时间全部停了下来,各自面容正色向前垂首。

  “庙祧之尊”“东宫旷位”的说法,让他们之中哪怕再是愚笨之人,都不会听不出这到底是一道什么圣旨。

  这是要重新立一位太子!

  虽然他们无法从陛下此刻的表现中看出,他为何会让那道镇国安定公主的敕封,放在了册立太子的诏书之前,不明白他为何要在让太子担当重任的同时,还先给出了那句兼取进止的话,但这大唐江山将有下一任储君,无疑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