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2 / 2)

  殷颐然研墨铺纸,便听武清月继续说道:“二十多年前的江淮洪灾,官府赈灾无能,以至百姓揭竿而起,如今我武周树堤建渠,便是再不愿见到此事发生。铜匦与月报,更是希望让世人都有畅抒己见的机会。”

  或许这其中的一步步推行还会遇到不少障碍,试图说话的人太多,也会带来一些需要筛选辩误的谎言,但起码,先得去继续尝试,才能知道到底什么是最合适的政令。

  “先驱者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方有后继盛世,就给这些堤坝一个统称——”

  武清月郑重地落下了最后几个字:“叫做永鸣堰吧。”

  永鸣。

  江水海潮风起浪涌,拍打在那一道道堤坝之上,这永鸣二字,又何尝不是希望这些水利工程能继续沿用下去。

  “永鸣堰……”

  韦淳默默地将这三个字在口中品味了一番,只觉再没有比这合适的名字。

  只是当那份墨笔手书被送去工匠处的时候,她又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

  等等!

  太子殿下说什么二十多年前的洪灾,那不是又给前朝唐和帝多安了一条罪名?

  不过,反正现在已经是武周了,那也……也没什么关系对吧。

  何况,另外的一条消息,也让她暂时无暇去管此事了。

  ……

  永鸣堰的碑石正在刻写之时,太子殿下便收到了一份连夜自青州送来的疾报。

  信上说,新罗大将金庾信病故后,倭国便有蠢蠢欲动之态,如今眼见武周刚刚结束与吐蕃的战事,正值国力恢复之时,突然发兵进攻新罗。

  “若我没记错的话,倭国的那位新大君,也才上位没两年?”武清月目光冷冽地望向这封战报。

  天智大君办不到的事情,天武大君同样办不到。

  更不可能因为同样有个“武”字,便能有在武力征伐上更进一步的表现。

  倭国长达二十年的大化改新,固然让他们的国力显著增长,却又何尝看清外面的世界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

  韦淳在旁问道:“殿下要亲自出征吗?”

  武清月斩钉截铁地答道:“不必,替我传讯熊津,就说——”

  “桐柏那边挖出了新的金银矿,但这种东西,谁又会嫌多呢?”

  第309章

  不过更准确地说, 这可能不该叫做传讯熊津,而是传讯与熊津有飞鸟哨站紧密关联的数个都督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