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后发制人,伪3d标准。60(2 / 2)

历史上第一部IMAX电影,在1970年岛国富士展览馆展出。

第一套IMAX投影设备于1971年,安装在多伦多的安大略圆形剧场。

1974米国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一块 27.3 x 19.7米的巨型IMAX银幕。

1973年,首个IMAX球形银幕,落地米国圣迭戈Balboa公园的科技中心太空剧场。

这种技术早就有了,现在走在前沿的是索尼公司,三星内部对于IMAX-3D也有研究。

不过27.3 x 19.7米的荧幕标准,也代表着这种观影技术的场地限制太大了。

除非是非常高端的影院,不然...搞这种东西,只会入不敷出。”

说到这里,江恒都想给李富贞鼓掌了,对方越出色越优秀,就越说明,江恒此前的付出跟算计,都是有价值的。

IMAX-3D观影,短时间内死路一条,这一点江恒早就知道了。

那江恒为什么,还要在星耀传媒总部,专门修建一个IMAX-3D剧场呢?

其实...比起场地要求太高的IMAX-3D,江恒真正准备下注的是IMAX-伪3D市场。

真3D电影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和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在拍摄时,还需要通过两台摄影机,模拟人的眼睛,分别拍摄左眼和右眼的画面。

然后...在通过计算机将拍摄的图像合成为3D效果,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电影场景之中,电影的感染力和观众的参与感会非常强。

而伪3D电影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制作成本和制作过程都非常简单。

伪3D电影,通常是通过后期软件,将画面里不同距离的物体分离开,让观众能看到立体画面。

这种制作方式,甚至在拍摄时,都不需要使用两台摄影机进行拍摄。

此外,伪3D电影的制作过程,也可以通过软件进行灵活调整,能够使用软件将2d电影转制成3D电影。

例如,后世的《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

总的来说,一句话概括就是,伪3D电影,从拍摄到制作,再到放映,都可以通过软件来调整。

那么影院在更换放映设备时,也不需要 27.3 x 19.7米的场地。

只需要按照厂家提供的伪3d的标准,就能达到放映3d电影的效果了。

如果单从影院的屏幕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小生意。

也不足以提前拉升三星的股价,反过来收割华尔街资本。

但是...如果从屏幕技术,再到转制软件等专利垄断,从上游包揽到下游。

在进行产业链加专利垄断的模式。

那就相当于直接控制了,全球放映市场的话语权。

等到了那时?一个行业巨头,又将拔地而起。

如果说伪三d技术,对别人还有些难度的话,那对于三星这种本身就在屏幕技术上,下了很大功夫的企业来说,那压根就没有任何难度。

再加上,3d观影的风口,也不需要江恒自己去引导。

江恒只需要等...等好莱坞,等卡神的阿凡达,等他们向全球宣扬3d观影新风口的时候。

江恒就跟着后面,默默地宣传,他下注的伪3d技术,这叫什么?

这就叫后发制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