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这莫名相似的既视感是怎么回事3(1 / 2)

重新触及那久违的真正亲情,虽然前半段给路明非感觉并不友好,但后半段从叔叔身上得到的关爱倒还不错。

之前和叔叔说去同学家当然是借口,路明非记得自己在学校向来不受待见,他现在落魄还能投奔了谁去?

哦,好像还真有。

如果死皮赖脸一些说不准苏晓樯会收留他,这个小富婆在上学时代与路明非的关系还算可以,她那女中豪杰的性格会救济兄弟的可能性不小。

不过事情还不至于到这种程度,他计划清晰地出门就直接钻到自己常去的网吧之中,并很霸气地拿出一张百元大钞让老板给自己开了个包厢。

这个世界酒店未成年人查得更严一点,网吧就还好了,只要不是一眼看上去像是小孩的,老板基本不会管你身份证,交钱就能上网。

甚至还有不少老板自己开的小规模黑网吧,自家清出一点空间摆个十几台电脑,专门为没有身份证的小孩服务。

路明非觉得在自己决定未来的道路之前,他有必要想办法和自己的便宜爹妈谈谈。

对于在记忆中已经快模糊到不存在的父母,如今路明非对他们的情感也只有“父母”这个概念,实际上还不如叔叔来得多。

就算再这么忙也说不通,又有哪个父母会把自己的子女丢下六年,几乎与自己没有半点直接交流的。

抚养费是每个月都打,信件倒是半年能来一次,可谁又能保证那信件对面完全没与自己见面过的家伙,就一定是自己的父母呢?

如果这些年与路明非交流的都不是他真正父母,那路明非真正的父母又在哪里?他们是不是已经遭遇了不测?为什么有人要伪装成他的父母?

万一这些只是路明非猜测错误,其实与路明非交流的就是他的父母。那能把一对父母不惜六年也不与自己孩子见面的,绝不会是考古工作这么简单,肯定是直接涉及到某个不能向外透露的机密。

以上无论是那种可能,再结合到天台那莫名盯上自己的神秘小男孩,让路明非觉得自己父母的事情或许还远不止他思考的如此简单。

“他们的抚养费是直接寄给叔叔的,平常和我的联系方式也是写信。”

想到这里,路明非从书包里拿出了一叠厚厚的信封,从他刚进叔叔家到现在整整将近六年的时间,半年一次的频率刚好是十二封信。

这十二封信是路明非对父母仅存的唯一念想了,在他还很有童心的年纪,路明非会乖巧的把这些信都装在铁质的小盒子里,期待等父母回来之后把这些信全拿出来向父母炫耀。

“看啊,你们的儿子多厉害,这些信每一封都保存得完完整整。”

不过到后来,这份快乐的童心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了,所保留下来的只有路明非像是完成固定任务那样的心理。

路明非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每隔一段时间都把这些信件拿出来看个好几遍,留着只是单纯的留着,没有其他含义。

“嗯,这些信件上面的邮戳和邮票倒是很有意思。”

邮戳记录着这些信件寄过来的地址与时间,路明非在电脑搜索着这些信件邮戳上记录的城市名字,发觉这十二封的寄件地址全都来自于一个城市的周边范围。

——美国,芝加哥。 恰好是在这个城市的周围,但又恰好避开了这座城市,这种刻意制造的违和感让路明非很难不多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