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五味杂陈122(2 / 2)

武大闻言,心中虽有波澜,面上却是不动声色,躬身一拜,声如洪钟:“臣,领旨谢恩,定不负陛下所托!”

宋徽宗此举,实乃一石二鸟,非为蔡京,亦非武大,而是为那满朝文武绘就一幅仁君图卷。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理,世人皆知,而徽宗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以彰显其仁德与智谋。他要让世人看见,即便蔡京有错,但其功足以抵消其过,皇恩浩荡,不容置疑。

武大心中明镜高悬,深知此行不易,七星盟之祸,不过是冰山一角,但他更明白,首要之务,乃解救身陷囹圄的兄弟。至于复仇,那是风雨之后的另一番风景。

此刻,御书房内,伐辽大计正紧锣密鼓地筹谋之中。武大则化身为静默的倾听者,目光深邃,耳听八方,心中自有丘壑。在这场国家与个人的棋局中,他深知自己的位置,更清楚,何时该进,何时该退。

于是,在那个被历史铭记的午后,香皂的香、马蹄铁的响、拒马桩的静,以及武植的忠诚与智慧,共同编织了一幅关于勇气、智慧与牺牲的壮丽画卷,永远镌刻在了大宋的史册之上。在那片被历史尘埃轻抚的宫闱深处,一场前所未有的“智慧交锋”悄然上演,而主角之一,竟是那位名不见经传的武大郎——宋徽宗眼中的“意外之客”。说来也是奇,宋徽宗非但未将这不速之客逐出金銮殿,反倒是暗含几分戏谑地留他一席之地,这面子,可比御赐的锦袍还让人意想不到。

若非武大郎怀揣着足以扭转乾坤的妙计,恐怕连那殿堂之外的微风,都不及他窥探天机的一瞬。他的到来,仿佛是命运之轮上不经意的拨动,让一切变得不再平凡。

宋徽宗,这位艺术造诣极高的君主,在军事策略的领域里却似孩童般迷茫。每当童贯耐心细致地讲解着战场上的种种玄机,尤其是那拒马桩的巧妙布置,如同编织一张无形之网,捕获着敌人,而宋徽宗却像是一位初入书海的学子,满眼星辰却难觅其路,连连追问,那份执着与困惑交织成一幅别样的画卷。

武大郎在一旁,心中五味杂陈。他暗自忧虑,这位掌舵大宋的君主,其心智似乎难以驾驭这浩瀚的江山。但转念一想,宋徽宗虽对兵法懵懂,却在人心的博弈场上游刃有余,那份帝王心术,如同深海暗流,不可小觑。

或许,是武大的眼神太过直白,不经意间泄露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妙情绪。宋徽宗,这位擅长捕捉微澜的帝王,轻轻咳嗽几声,如晨钟暮鼓,敲响了试探的序曲:“武植,你似乎对朕有所保留?”这话语,既是对疑惑的抛出,也是对忠诚的考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