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谜底110(2 / 2)

“出题,给提示,送答案,设置惩罚,都是尔达斯,我们就一直被戏耍。有的选的话,谁要做这些该死的天文解谜!”杨焕然狠狠地说道,“还有那个什么肃正协议和星盟,可恨的死亡过家家游戏!”

的确。

“唉,就目前而言,我们也没有别的方法了,出了水膜,再想怎么让尔达斯接受制裁吧。”罗曦拍了拍杨焕然地肩膀,笑着安慰道,“总之,就是从头到脚,在星图上连出来对吧?我等会儿就去找妖姬,看看能不能行。”

“先等会儿……余万里说过,如果找到了突破水膜的方法,先不要急着出去,先通知他,还有第四议会……这事儿得协商一下,因为突破水膜之后,桂对我们的承诺就会失效,马上就会有新的小行星来攻击我们了。我们可能需要利用突破水膜前的窗口保护期。”杨焕然突然说道,”而且,我觉得这个解谜很可能没有这么简单……虽然尔达斯给出的神谕,还有提示的诗歌就那么几首,看上去很简单,我们也很快都解出来了,但是……应该没有那么简单。”

“为什么?简单是相对想呀,说不定对于尔达斯来说这几个谜题就相当难了呢?要知道,它可是外星人的神,与我们的思维肯定有很大不同,再者,它可不知道我们还有知道那些单词意思想翻译,那个肯定算作一个难度的。”吕安冉反问道。

“……我也不太清楚,但我有这样的感觉。总之,如果正确方法就是这个的话,等几天也没关系,先告诉柯蓝重工和第四议会吧,不要我们几个小孩子就擅自决定了。”杨焕然这样说道。

“难道不应该第一时间突破水膜吗?”吕安冉忍不住问道——罗曦总感觉这句话好像在哪里听到过。

“先不急,安冉,焕然说得还是有道理的。”罗曦最终还是这样表示赞同,“你没有必要这么着急不是吗?”

“好吧……我只是想水膜快点消失,这样我的望远镜就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看得更清晰了。”吕安冉有些失落地说道。

“没事,等一会儿就好了。不论如何,关于水膜的研究总算是有了重大突破了。”杨焕然笑着说道,“我也希望是我多虑了,如果这个谜题就这么简单,那当然是最好的了。”

高原矿场,深度,四千米。

许多台最新型号的鱼鳞V重型水下外骨骼排列在矿场遗迹的一处空地上,似乎是正在等待指令。

自从二号空岛元素人一战之后,协议介子上的肃正和星盟被公布,空岛文明也开始采取应对措施。柯蓝重工与第四议会开始组织对青海的大范围打捞,专门搜寻沉海的小行星。

各家渔业公司中,领头的就是被罗曦收购的,规模一步步成长到全空岛最大,拥有柯蓝重工直接支持想蓝蓝鱼了。

“队长,高原矿场最后一片区域已经搜索完成了,还是没有发现。要往继续往下吗?”李文明通过鱼鳞的通讯系统向罗德发送语音信息。

“所以,直到四千米深度都没有任何发现?”罗德反问。

“是的。议会允许我们探索到八千米的深度,也就是原先旧世界的陆地,但实际上那里也就应该是单次下潜的极限了……即使是重型的鱼鳞V,从水面一次下潜八千米,抗压和氧气都会到极限,大型潜艇和补给船不能下潜到那么大的深度,各方面的压力都会很大。”李文明这样说道,虽然他平时是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但需要认真工作的时候,他会充分准备,毫不马虎,“并且,四千米往下,海床的面积会迅速扩大,旧世界遗迹也会大量出现,地毯式搜索和往返会极大地耗费时间——这会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除了蓝蓝鱼,只有几家渔业公司和海洋学院的探索队愿意跟我们下到八千米。他们的动机是在搜索小行星的时候顺便捞些旧世界的遗产,毕竟四千米以下从来没有大规模开掘过,但是大部分人都认为潜到八千米是得不偿失的——我们还要考虑可能存在的巨型深海生物的袭击。”

“……如果把深度提到六千米呢?”罗德思考了一会儿,这样问道。

“六千米?六千米的话……那我想百分之八十左右都会答应吧,我们的人手就多了七倍。”李文明调出列表,粗略统计了一下,回复道。

“发通告,就说我们只下到六千米,让他们想来的四十八小时内完成集合。”罗德这样说道。

“明白。”

在鱼鳞们上方,大概三千米深度浅海悬浮停泊的,是柯蓝重工最高研究院与柯蓝海研院联合研发的最新超大型水下移动基地晶体动力舰艇,“独眼巨人”号。据说,这艘水下巨无霸是依着旧世界方舟的蓝图建造的,是第四议会授予批准的,水下外骨骼们的中继站。

独眼巨人号可以一次性容纳五十台鱼鳞外骨骼,并同时为其提供充电充气维修的服务。它配备了可以长期稳定工作的生态内循环系统,最长可在水下持续工作三年不停靠,同时也有最坚硬的外壳防护和最强悍的动力源和武装。

原本鱼鳞IV.单程最深可以下潜四千米,鱼鳞V大概是五千五百米,如果有了三千米深的独眼巨人号进行中继补充,这个深度就可以翻一翻。当然,保险起见,第四议会还是规定暂时不要探索八千米以下的未知区域。

然而上述数据也只是在最理想的状况下适用而已,如果鱼鳞外骨骼的控制者和罗曦一样倒霉地遭遇了深海动物袭击那样的时候,剧烈的运作导致了额外的消耗,那就难说了。

所以,最好的情况,还是在六千米深度就找到所有的九颗小行星,消除这些潜在的威胁。不过,罗德也知道,和没有多大的可能,从旧世界的地势分布图来看,小行星沉海之后很容易掉入深坑——如果它们中有一个堕入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的话,那就很麻烦了——那个海沟深度有一万一千米,按照现在的海平面算,那就是接近两万米了。

水下每十米的深度就增加一个大气压,两万米的话就是两千个大气压,大概是一个装满水的一升瓶子被加热到一千五百摄氏度,瓶壁承受瓶内超高度膨胀水蒸气的压力——应该没有什么东西能承受那种级别的恐怖水压。

但是,谁能想象深不可测的大海能孕育出怎样神奇的生命呢?

青海,就像夜空一样深邃,深蓝,深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