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航行速度305(2 / 2)

其实不只是那些可以看得到的物质,研究院的院士们也进行了一些数学计算,发现如果只计算那些看得见的物质和能量的话,整个方程是无法达到平衡的。因为遇到了问题,所以他们干脆就直接制造出了一艘水母级的模型舰,来实际测试罗曦给出的理论最大航速到底靠不靠谱。

罗曦在提交蓝图的时候,也给了四个关于湮灭引擎的解释函数。第一个是输入区域平均物质密度和瞬时速度给出瞬时引擎推力。第二个函数是联动第一个函数再输入舰船级型号导出瞬时加速度。第三个函数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最大平衡速度,第四个函数则根据线路规划数据,给出区域航行时间。以上四个函数经过处理和编组,就构成了一个自动导航的内部算法,让舰船自带的系统ai利用晶体量子超算,根据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给出耗时最短的路径,就可以给出跨不同物质密度区域,也就是不同星系的超远距离航程最优解。

这四个函数的构成一个比一个复杂,整套算法的完成除了最先进的晶体量子超算就根本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做到。但是最高研究院的院士们关心的不是函数,而是函数的结果,罗曦给出了理论值,但刚刚也说到,院士们自己推算得到的结果远远小于罗曦的答案。所以特地造了一艘水母级实地测试最大航速,看看到底结果如何。

按照罗曦给出的函数和算法,水母级轻型电磁护卫舰在地球大气的物质浓度下能够达到25%光速的最大速度,但因为地球大气的路程长度不允许水母级完成整个加速过程,所以最终只能在接触水膜前达到光速的而按照最高研究院院士们的理解,这个接触水膜的最高速度只有光速的3%。

这看起来是一场理论的对抗,但是从整体来看,即使是3%的光速,也是相当快了。要知道,人类从旧世界航天器飞行最大速度不超过光速0.1%开始进步到光速3%,也不过用了短短两百年的时间。这是由连续技术爆炸产生的好成绩,但是撇去这个不管,最高研究院的院士和工程师们还是想要弄清楚,这史无前例湮灭引擎,到底能把宇宙飞船加速到多快的程度。

测试的那一天,无人控制的并没有装配武器系统和装机系统,只是加了等量配重的水母级护卫舰,在几千几万双眼睛都注视下启动了引擎。画面中,只看到飞船的前部流线型散发出耀眼的蓝白色光芒,然后那光芒收敛,顺着飞船的内部一闪,就来到了尾部,形成一个喷发的慧尾,就把飞船以一个非常巨大的加速度推了出去。

一开始的两三秒,人们的肉眼还可以捕捉到飞船的身影,但是某个临界点被突破之后,飞船的速度就以爆炸的形式迅速增加。不过眨眼睛,水母级就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脱离了地面目力所及的范围。

为了测试最大速度,这次测试是把水母号的引擎功率拉到了最大,但没想到,水母级的速度和加速度居然如此恐怖。原本设置的千万帧级别的超高速摄像机也只是来得及拍下一帧的画面,随后就丢失了水母级。不过这种宇宙舰船都是按星际的尺寸标准设计速度的,从一个行星的表面或者其他那么近的地方观察,确实有可能因为差了好几个数量级导致错误判断。水母号级飞出去之后,很快就达到了最快速度,于是水母级内部的控制ai就下达了熄火的指令,让水母级在撞击到水膜之前停下来,但还是没有来得及,水母级一头撞到了水膜的壁垒上,完全损坏。

黑匣子记录了整个过程,所以测算出实际速度是非常方便快捷的。最后得到的结果是,5.01万千米每秒,正好是光速的16.7%,完全符合罗曦的预测。

这下也是不得不服了。

湮灭引擎,这大概是除去空间曲率和虫洞折跃以外,所有常规星际航行中最快的方法了。作为一种无工质的引擎,它推进质量越小的飞船效率越高,水母级可以被它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这是因为护卫舰的龙骨长度和舰船重量相对来说都比较小。如果换成驱逐舰,那么这个最大速度还要打折扣,大概只有光速的百分之十几了,而如果是战巡或者航母那种级别,估计就不会超过光速的百分之五。

之前也说过,舰队的整体速度受限制于队伍中移动速度最慢的舰船,宏伟之木在理想状态所能达到的最高速也只有光速的1%。三千千米每秒,这个数据单独拿出来看是很惊人的,但是和其他的护卫舰和驱逐舰比起来,实在是逊色太多。造成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宏伟之木的体型和重量,对加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以后如果要进行长距离或者长期的宇宙航行,达到甚至超越光速的引擎必须被开发出来。否则,人类文明也就只能考虑进行长时间的冬眠来度过漫长的旅程,而时间的损失可能给潜在敌人发展的机会,不利于长远。

不过,那也是后话了。

正常行星环境内航行,绝对不需要那么高的速度,以后舰队从地球上起飞,绝对是要把速度压在一个非常低非常低的程度。如果一上来就是光速的百分之几这样的超高速,那估计是没有几个人可以反应过来,所以结果就只有撞毁了。

出发和到达这两个时间节点需要一定的减速,其他时间段都可以正常进行任何想做的事情。除了时间之外,其实也不难看出另外一个颇有些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航迹的问题。

似乎是只要牵扯到光速航行,就有人要出来,要讨论航迹的问题,这似乎也是一个旧世界就有的传统了。罗曦设计的湮灭引擎,因为经过的地方几乎所有的物质都被吸收进去化为能量了,留下的空间近乎真空——之前也提到了,航迹所在的位置不能再次进行湮灭引擎加速,同时,这种真空带一旦多起来还有可能造成一种不自然的视觉效果,有相当的可能引起宇宙中其他观测者的注意。

关于航迹的问题,罗曦的确没有考虑到。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罗曦也就索性让伍天棱他们帮忙解决了,其实这个问题解决起来也是很简单的,那就是在飞船的尾部设置随机抛射物质的喷口。因为每一艘会产生航迹问题的舰船内部都搭载了原子熔炉,而湮灭产生的能量,如果不把过载拉满,那肯定是有剩余的。这部分剩余超出的能量,就由原子熔炉负责重新熔成物质

原子熔炉提供的质能转换并不是百分百的,换言之,存在能量耗损。再加上本来消耗的物质量,这个航迹模拟物质喷出系统就相当于是从引擎那里抽走了一部分收集来的湮灭原料,降低了速度和功效。但考虑到短期内也没听更好的解决方法,所以也只能这样了。

解决了航迹问题,再回过头来看整体,湮灭引擎的确能提供巨大的能量,而如何把这份巨大的能量实际应用到舰船的加速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可以看出,罗曦巧妙地绕开了所有传统的思路,包括有工质和无工质的,她利用自己最熟悉的晶体,把所有的能量变成晶体辐射光压,从而推动飞船前进。

所以,如果在最理想的状态,有没有可能最终超越光速呢?

水母级的重量肯定是不行了,最理想的配重应该就是一个原子熔炉和一套航行系统,除此之外什么都不要。但满足上述条件的模型船的最高速度也没有很接近光速,水母级的模型船应该就是舰船在这个条件下的最高速了。

或许空间曲率轨道炮可以把飞船加速到光速,如果这个炮管足够大的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