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向上飞317(2 / 2)

是的,虽然看起来时间过得很快,但是经过这几个月的酝酿,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充分的准备,好几套的准备,甚至是准备的准备。罗曦很沉稳,同时也很心急,她只能等到第一个战斗编队完成,而等不到第二个,她也知道,贝壳城的人们只能等到第一次机会,而等不到第二个。

现在是难得的和平发展期,不现在突破,以后就不一定有机会了。

作为先遣队的无人机和无人机甲部队率先冲出来深渊的入口,在附近侦查了几分钟,确认附近除了时不时掉落的小行星以外,没有其他的威胁。于是接受到信号的水母级轻型电磁护卫舰就作为战斗编队的前沿开了出来,紧随其后的是作为护盾的战车级护卫舰,以及排除障碍的烈焰级驱逐舰和堡垒级载机驱逐舰。几艘堡垒级出来之后,立刻释放了舰上载机与无人机甲,落地后形成地面防护圈,配合前段的护卫舰和驱逐舰火力输出,粉碎有可能伤害到舰艇的小行星。

这里主要就是烈焰级热力导弹驱逐舰在输出了,因为这艘驱逐舰配备了核导弹,定位就是强火力压制,对付小范围的小行星坠落还是非常轻松的。

十几艘各个级别护卫舰和驱逐舰出来之后,就是数量只有个位数的战列巡洋舰了。风暴级和奇美拉级都是具备击沉航母和同等级舰船的超主力舰,它们在战斗编队中负责对大型目标和主要敌人的火力输出和阻拦,防止编队中最重要的航母受到直接攻击。现在,风暴级和奇美拉级并没有发现合适的敌人,只是按照监控雷达的指示打掉了几个直径稍微大一点的小行星。

最后出来的就是挂着航母的航母,宏伟之木了。原来罗曦的设计规划里面也是没有宏伟之木,只有蜂巢的,但是设计完蜂巢之后,罗曦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于是她开始翻阅以前的资料,就看到了旧世界的方舟和都市号,这两个玩意儿都是巨无霸级别的,充分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的“大即是强”的观点。罗曦感觉几千米的龙骨长度实在是有些夸张,尤其是方舟这种,虽然是为了载人而特化,但是偏平狭长化过度,就很可能导致整体结构韧性不足——简单来说就是一根棍子如果太长了就很容易被折断,而短一些则不会。

不过大的确是有大的好处,宏伟之木的设计构想就借鉴了方舟和都市号中各自可取的部分。以航母挂载航母的思想确实很新颖,但是仔细想来好像也不是什么特别难想到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想法。罗曦自己也很惊奇,为什么这个想法在自己之前从来没有人提出过,实现过,应该不是也别难才对。

又或者是,罗曦的确在思维模式上与一般人有本质上的区别。航母上挂载航母,从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在□□的弓臂上安装□□,的确,一般人是想不到的。

后来因为宏伟之木的建造难度过大,也和蓝星组闹了一点小矛盾,但所幸无伤大雅。无论如何,宏伟之木级的确是做出来了。为了实现挂载大量航母,以及可以提供众多人口的长期生活需要,整个设计过程花费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过,最终产品的性价比还是让罗曦非常满意的,一艘宏伟之木级就相当于十个蜂巢,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成千上万的无人机和无人机甲,形成密集无缝的超强火力网,对超远距离的敌人进行毁灭性打击。

唯一的缺点就是宏伟之木的移动速度实在是太慢了。从地面视角来看,这东西简直就是一个小型化的空岛,上面平坦坦的,只有一棵和地面链接的巨大金属树,粗壮的分叉枝干上用电磁悬挂着蜂巢级航母,再用可控的树叶遮蔽防护,可以说是一种植物拟态防护。但是这种设计其实是非常违反流体动力学的,阻力面积太大,所以其实宏伟之木级还特别设置了隔离场,用晶体能形成半透性导流罩与防护膜,以球壳的方式把整个舰船圈了起来,以此起到降低阻力的作用。

宏伟之木级从深渊入口出来之后,就基本可以排除地面的干扰因素,正式向上方挺进了。当然,这里是旧世界标准海平面以下四千米的深度,海难后标准海平面八千米以下的深度,距离天海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上升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需要防备除了小行星撞击以外存在的可能的威胁。因为宏伟之木本身是整个战斗编队的控制中枢,整个信息交互网络和ai控制也都在宏伟之木实现,所以整个上浮过程对小行星撞击的监控阻拦,是可以无人全自动完成的。

战斗编队外圈的护卫舰和驱逐舰设置警戒范围之后,也可以有效防止可能存在的敌人从各个方向逼近,总的来说,人力监控所需的精力大大减少,所以宏伟之木级上的人们可以稍微放松一下。这个结论也是白月林在询问罗曦伍天棱还有金温睿之后得出的结果。整个战斗编队为了维持稳定有效的队形,速度快的舰船会降低速度来配合速度慢的舰船,于是最终整个编队的速度就取决于速度最慢的宏伟之木级的速度。

经过初步计算,虽然宏伟之木采用多核原子熔炉,但还是因为体型和重量在速度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宏伟之木配备的湮灭引擎在行星大气内可能受到比宇宙空间中更多的影响,如果加速过快一头撞进水膜里吸收大量海水湮灭产生能量,很有可能导致系统故障甚至是部件损坏。最开始那艘水母级模型舰的下场依旧在大家都脑海挥之不去,所以从深渊入口上升到天海底部,宏伟之木只能以一个比较低比较安全的速度进行。

预计整个航行要花费五个小时的时间,这已经足够随舰人员好好睡一觉了。为了在需要的时候能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而不发生疲劳精神不振的情况,白月林也是硬性要求所有人分成两批次轮班去休息——虽然听起来有些奇怪,但这其实是白月林经历上次青海深渊讨伐连续高强度作战,导致身心疲乏战斗力严重下降,总结出来的深刻教训。

如果是实战,战斗人员的身体剧烈运动,能够调动激素使身体和大脑进入兴奋状态,维持高活度。如果是这种传统的战争,白月林自然也不用去强调休息了,但问题是现在军队编制改革,作战方式由实战转变为为无人,体力好的脑力之间的重要性天平明显地倾倒向了后者。于是,疲劳战斗的危险性就堪比疲劳驾驶了,虽然战斗员本身不会受到生命威胁,但是如果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失去了战斗意志和求胜**,无疑就是宣告了战斗的失败。

随着宏伟之木上浮,战斗编队后排的战巡,驱逐,还有护卫舰依次跟了上去,最后在地面留守的无人机和无人机甲望着航母编队走远,就开始了自己的探索。这个时候,从深渊的入口跳出来了几个人形化的奇美拉幻兽——那是以莉莉为首的珈蓝海族,之前也提到过,考虑到人类全体搬迁之后整个星球就交给珈蓝海族看管了,所以现在就必须考虑环境改造的问题,想办法解决。

不知道天海的水体会不会重新落下,但大概率应该是没有可能的。所以协商之后,罗曦同意柯蓝重工向珈蓝海族传授原子熔炉的制作方法,让他们自己用物质转化的方法一点点生产水体,每个一段时间创造低洼的水池,最后连接起来。虽然以地球地势的整体水平看,这无异于精卫填海,但能做一点是一点,也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这是莉莉的原话,阿达拉是不太认同的,整体来看人鱼族很保守,珈蓝海族更积极一些。所以,这次行动珈蓝海族并没有得到人鱼国的支持,但是这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珈蓝海族的干员们还要顺带注意观察一下那些不断坠落的小行星,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带一些样本回到贝壳城。伍天棱为首的蓝星组院士会尝试从小行星的成分组成中得到一些信息,尝试判断这些小行星的来源,希望能有帮助。

来自贝壳城的无人化机械部队也会全程协助他们,所以等到第一批次的舰队成功出发之后,他们也就要踏上自己的征程。

整个出发过程没有遇到任何问题,除了几个小行星被导弹炸开破碎飞来的金属石头砸中了几艘战巡的侧面装甲,刮掉了一点喷漆和通量值的一丝血皮,一切都十分正常。

过了一段时间,舰队航行穿过了白色的云海,已经能够毫无遮拦地看见水膜与天海的全貌。此时视线中唯一存在的人造物体就只有十分遥远的行星环,吕安冉透过舰队最前端的堡垒级运载驱逐舰释放的侦查无人机的透镜,看到了天海中几个迅速出现,迅速放大的黑点。

控制侦查无人机再靠近,放大视角,就能非常清楚地看到那些泡在天海水体中,不断下沉逼近他们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那是来自旧世界的方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