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33(2 / 2)

说到这一点,孙青川立马来了兴趣,在前世小学时,读到少年闰土中就有这一段,作为孩子对夜晚看庄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还盼望过,什么时候自己也去守一次: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回忆起这段,孙青川立马对猹来了兴趣,问道:“守庄稼的时候,是不是也有野兽。”

刘小河这时插话道:“多呀,像山鸡,野兔最多,有时还会有梅花鹿,最恨人的是野猪了,他们不但吃,还糟蹋粮食,那鼻子拱来拱去,如果没人看着,一亩地的粮食盏茶的功夫就给毁了,太可恨了。”

纪灵听完不以为然的道:“毁庄稼?一箭一头,这可是上等的美味呀。”

“一箭一头,哪有这么容易?这野猪的皮可厚了,又喜欢在松树上蹭,时间长了,身上一层树胶,弓箭都射不穿了,挖陷阱也不行呀,野猪看起来笨,鼻子却灵的很,陷阱都能闻出来,每年都会被它伤几个人”,说到野猪,老人也满脸的无奈。

纪灵能一箭一头,是得益于这四石弓和锋利的合金箭头,老人这村里的弓箭,想想也知道,能有半石就不错了,他觉得挖陷阱倒实用:“野猪怎么可能闻到陷阱呢?是你们在挖陷阱时留下了人的气味,被它闻到了,以后挖完盖上一层土就好多。不过,这吃草动物下来后,要当心猛兽也跟着下来呀?”

此时刘小河的脸刷的一下变了,似乎想起了某种可怕记忆,声音也低沉了不少;“我就碰到过呀,那晚我正在台子上守夜,只觉周边特别安静,可怕的那种安静,我拿起灯刚要查看一下周边,只见灯光下面有只斑斓大虫正直立起后腿,想要爬上来,那脸盘大的头颅和血盆大口恐怖至极,我一屁股坐了下去,油灯也掉了下去。正当我万念俱灰之际,下方燃起了火来,原来油灯掉在地上打开了,灯油撒了一地,又点燃了周边的稻谷,火光把大虫吓跑了,我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孙青川见他说完已经身如筛糠,也知道他所言非虚,孙青川也在动物园见过圈养的老虎,那庞大的体型和嗜血的眼睛,人和他对视上有强烈的血脉碾压感,说武松赤手空拳能打老虎,那都是扯淡,力量和敏捷度的悬殊差距不是勇武所能解决的。

看到这对父子的生活不易,不解的问:“刘姓在汉朝也是皇姓,老人家怎么会走到如此境界。”

老人叹了口气道:“罢了,这事也不是秘密了,我原本不姓刘”。

刘家的家室便被老人娓娓道来:故事从刘邦建汉开始,一个叫刘泽的远房堂哥任郎中,后以将军身份攻打陈豨,因功封营陵侯,这就是现在营陵县的由来。后来吕后乱国,刘泽因平乱有功,改封燕王,可谓功名显赫。所谓陵也就是陵墓的意思,这块地本就是古人所说的风水宝地,刘泽死后也就葬在了这个地方,而老人家祖先正是刘泽的仆人,因为忠心耿耿,被赐予刘姓,替子孙世代守陵。

孙青川听到这里大喜道:“既然刘村长是守墓之人,那必然也懂盗墓之术。”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石化,哪有当面问守墓人会不会盗墓,这不就是监守自盗了吗?

“啊,刚才我没表达明白,我的意思是盗墓之术和探矿之术类似,我们此去东莱探矿如果有人懂的话,那就事半功倍了。”孙青川看到别人误会,忙解释道。

众人此时的脸色才缓和了起来,老人道:“孙大人此言非虚,2650年前的《管子·地数篇》书中记载了距今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与大臣伯高的一段对话:

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

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

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

上有赭者,下有铁。

虽口诀不同,在探查山势走向,埋藏深浅方面,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孙青川听后大喜,暗想:“此去东莱便是为寻金山,但自己对探矿的技能也一无所知,遇到刘老伯正是瞌睡有人送枕头,是不是冥冥之中有人助我一路顺风呢?”

于是诚恳邀请老人出山,并允以重金。

老人只是笑笑便摇头道:“老夫年事已高,而金矿多藏于深山,现在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老人顿了顿,孙青川失望的表情被老人尽收眼底。随即接着道:“我儿刘小河体力尚可,观山辨金也已学的我9成,如孙大人不嫌弃,可随大人前往。”

孙青川这才转阴为晴,心里大骂老头大喘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