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厌食症患者1(1 / 2)

时值建中靖国元年(1101)。

汴京城人口已破一百五十万,为当世第一雄城。

其八横八纵的格局,把整座汴京分隔出十六条主道,七十二座里坊。

坊里坊外万余商铺,鳞次栉比,幌旗飘飘。

庆元坊位于皇城和内城的交接处,历来是最为繁华之所。

可供八马并行的庆元大道,皆以青石板铺就。无一不显示着大宋的富庶!

大道两旁,酒楼茶肆不胜枚举。

最显眼处,是一座靠近皇城,足有三层高,飞云角檐的酒楼。

楼外幌子上书,丰乐楼三个大字。

酒楼碧阑干低接轩窗,翠帘幕高悬户牖。三楼最高处,更可俯瞰皇城外的护城河。

护城河由汴河水引入,绕皇城而流。杨柳依依,碧波轻荡。

这要换在前朝,光凭这楼的高度,就能治个窥探大内的不敬之罪。

只是大宋官家历来仁厚,非但准许百姓在皇城根下经营摆摊,还时不时微服出游,与民同乐,留下了不少佳话。

酒楼外,停着一辆马车。

马车虽普通,驾车男子却是个身着儒衫的士子。

车刚停,丰乐楼酒保匆匆迎上。

“许相公,今个儿还是照旧?”

士子矜持一笑,摇头道:“元谨还未金榜题目,当不得相公二字。”

虽是矜持,言语间的自信却满溢而出。

酒保满脸堆笑,恭维着:“满汴京谁不知道许相公才高八斗,乃苏学士后继,李员外门下高徒。成为相公是迟早的事儿。”

酒保口中苏学士不是旁人,正是少年时名动天下,中年时冠盖京华的苏轼苏东坡!

苏东坡的名气到底有多大?

据传,绍圣元年(1094)苏轼被贬惠州。

东瀛得知后,特地派遣两名仆人至惠州,照顾苏轼起居。

管中窥豹,就可知苏轼这两个字,在当代的影响力。

尽管眼下,苏东坡被贬至更偏远的瞻州,但新帝登基,赦免的旨意年初就已经快马加鞭发去了瞻州。

以苏东坡的名望,以及官家之喜爱,起复也是早晚的事儿。

酒保又恭维了几句,看着士子转身,从车架上搬下一个小马扎,等待车内人下来。

不多时,一只青葱玉手掀开暖帘,在一个双髻小丫鬟的搀扶下,缓缓下了车。

这是一个女人。

一个漂亮至极的女人。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酒保没读过书,跑堂出来的满肚子恭维话,此刻也词穷了。

哪怕已经见过许多次,再看这李家小姐,依然是惊艳不能自已。

看到酒保痴傻的模样,士子略微不喜,不着痕迹地挡住其视线。

随后朝女子道:“师姐,丰乐楼东家前些日子说酒楼大厨新开发了一味月下小酥饼,已经吩咐大厨在做了。”

李家小姐微微颔首,却提不起太多兴致。

如果有后世之人在场,肯定能知道这位漂亮的不像话的李家小姐,实际是患上了严重的厌食症。

士子名唤许世济,字元谨。

师从礼部员外郎李格非。

李格非正是苏轼亲传弟子,于文章一道,为满汴京人称道。

另外,这酒保说的也不算错。

有名师在前,自身才华又被世人称颂,一旦许世济金榜题名,成为宰辅相公也不远矣。

宋代的科举,尤其是进士科,比起后世含金量更高。

有宋一朝,几乎所有的宰辅相公,都出自进士科。

所以,宋朝文人也把进士科称之为宰相科。

这些日子,许世济一直都在老师李格非府上埋头苦学。

不过每月初,都会雷打不动驾车来这丰乐楼。

这是因为,礼部员外郎唯一的女儿,李家小姐体弱多病,偏生又患上了厌食症。

也唯有这汴京最有名的丰乐楼大厨,才能让她动上几筷子。

一行人进了丰乐楼,往三楼而去。

只是……

几人上楼时,一个短发青年,低头端着茶,迎面而来。

看到此人,李家小姐和丫鬟皆是一愣。

狐疑问道:“酒保,怎地还有和尚在酒楼里?”

那酒保先瞪了短发青年一眼。

“毛手毛脚,快闪开,别污了贵人的眼。”

短发青年怔了会儿,却没有辩解,端着盘子回了后厨。

等人走后,酒保这才堆着笑,小心赔不是道:“这小和尚昨日来丰乐楼吃白食,大酒大肉,吃完没钱付账,人还挺豪横。东家训了一顿,留他在酒楼里打杂一个月,权当饭钱。”

李家小姐身旁的丫鬟闻言,嘻嘻一笑。

低声道:“小娘子,这小和尚又喝酒又吃肉,定是那花和尚,也不怕佛祖怪罪。”

“多嘴。”

李家小姐白了丫鬟一眼,随后莲步轻抬,往三楼而去。

一个喝酒吃肉的小和尚而已,权当成趣闻来听罢了,几人根本没放在心上。

实际上,北宋,尤其是北宋末年。

和尚吃肉一点都不奇怪。 位于汴京南郊的大相国寺,更是经营起杀猪卖羊的买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