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翁同龢30(2 / 2)

叶志超拱手答道:“回中堂,翁尚书确系便服,且除家丁护轿之外,未见其他官员随行。他此行举止低调,看似并无公事之态,但具体所为何事,卑职也不得而知。”</p>

李鸿章点了点头,心中已有了几分计较。他沉吟片刻,随即吩咐道:“既然他身着便服,且无他人随行,那便不是以户部尚书的身份前来,应是有些私话要说。你带他到前堂等候,就说我稍后即至,先探探他的口风。”</p>

叶志超领命而去,步履匆匆,前往迎接翁同龢。而李鸿章则站在原地,目光望向远方,心中盘算着与翁同龢会面时的应对之策。他深知,这次会面,或许将是他与翁同龢之间的一次重要转机,也可能是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的导火索。</p>

翁同龢坐在前堂,刚刚喝上一口清茶,门外便传来一阵笑声,紧接着就是带有合肥口音的官话:”两代帝师翁师傅怎么屈尊来此寒舍?”</p>

翁同龢抬起头放下茶杯,连忙起身拱手说道:“中堂莫怪,鄙人早该拜访中堂,今日特意与中堂一见!”</p>

李鸿章走进了之后也拱了拱手,示意翁同龢坐下,自己则去了主座,仆人上茶。</p>

“声甫太见外了,你我同朝为臣,你又是当今帝师,满腹文章,而我一个外臣,何来屈尊于我,你这么一说倒折煞老夫了!”</p>

翁同龢连连摆手说道:“说的哪里话,中堂四朝元老何等功勋,我辈岂能比拟。”</p>

“只是微末小功,老夫年长声甫几岁,只是多几年阅历尔”李鸿章自谦道。</p>

翁同龢拱拱手:“中堂盖世之才,居功甚伟,太后皇上都得让中堂三分,中堂就不必自谦了!”</p>

李鸿章连忙哎吆一声,忙说:“声甫这话莫让老夫有忤逆治罪,老夫可担不起!声甫此来有话当讲,可不要调侃老夫了”</p>

翁同龢只得赔笑,继续说道:“弟自光绪十一年管户部以来,朝中上下,大小银两皆出自我手,其中不乏中堂之北洋办海军、购洋器、开矿局,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银两着实紧缺,如今大清积贫积弱,岁入不过八百万,是年直隶水灾,湘赣水灾,江南瘟疫,流民何止百万,到处伸手要钱,如今又有热河暴动……”</p>

“那翁师傅的意思是你这里没钱可付喽?”李鸿章打断他直接说道。</p>

“中堂,倒是有笔钱可用,只是……”翁师傅看着李鸿章说道。</p>

“翁师傅但讲无妨!”</p>

“只是,这笔钱足有二百万之巨,中堂可请示太后,有太后手谕,我定当立即拨款!”</p>

李鸿章的眼珠子在眼眶内迅速转动,闪烁着智慧与警觉的光芒。他心中暗道:“这翁同龢,定是来给我设套的,想让我踏入他布下的陷阱。老夫我早已将朝中局势摸得一清二楚,这二百万两银子,乃是太后私下筹备,用以修缮那奢华园子的专项资金。谁敢动它分毫,那便是触了太后的逆鳞,定会落得个万劫不复的下场。即便是朝廷再缺钱,这个坑,我也是万万不能踩的。”</p>

想到这里,李鸿章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他缓缓开口,声音不急不缓,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翁师傅此来,怕是有所误会。我这里有两桩大事亟需解决,一是平定热河暴动的军费报销问题,二是水师购船添炮、练兵强军的急迫需求。朝廷当初可是应承了每年四百万两的拨款,用以支持这两项关乎国家安危的要务。然而,时至今日,连每年应拨的二百万两都未能足额到位,这让我等如何向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交代?又如何能保证海防的稳固与国家的安全?”</p>

说到这里,李鸿章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但眼神中的坚定丝毫未减:“太后与皇上圣明,深知此事的重要性,故而特下御旨,责令户部务必妥善处理。我身为臣子,自当遵从圣意,尽心尽力为太后、皇上分忧。只是,这二百万两银子的用途,实乃敏感且重大之事,我若再行请示太后,恐有越俎代庖之嫌,也恐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与猜疑。因此,我斗胆请翁师傅代为禀告一声,看看这二百万两银子,是否能在不影响太后园子修缮大计的前提下,暂且挪作他用,以解我军费燃眉之急。”</p>

一番话说得既合情合理,又滴水不漏,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与决心,又巧妙地给翁同龢出了一个难题,让他难以直接拒绝,也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策略。</p>

翁同龢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与无奈,他苦笑一声,叹息道:“哎呀,中堂大人此言差矣,您身为朝廷重臣,位高权重,威望隆盛,老朽虽有幸侍奉天子左右,但论中堂之危,又怎及得上您的万分之一呢?中堂大人的一纸陈奏,其分量之重,远非我翁同龢所能比拟。”</p>

李鸿章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洞察人心的锐利:“声甫兄过谦了,你我同为朝臣,自当各尽其责,共谋国事。但话说回来,眼下的局势,军费报销与往年的欠银补齐,确是迫在眉睫,关乎国家安危与将士士气,不可不察。户部作为掌管度支的要害部门,理应想方设法,拨款到位!。”</p>

翁同龢闻言,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李鸿章所言非虚,但这些年来,朝廷财政捉襟见肘,加之太后修园子等项开支巨大,户部已是捉襟见肘,难以兼顾所有。</p>

他本想借此次会面,一是试探李鸿章的口风,二是给李鸿章下个套,再者探探底细,借此拨银子的机会好好羞辱一下这个朝廷重臣,以报家兄参核之仇,但不料却被李鸿章轻描淡写地挡了回去,这让他心中不禁有些不快。</p>

见计策不成,翁同龢索性岔开话题,试图以轻松的口吻缓解尴尬的气氛。他聊起了京城的时局变迁,朝野中的趣闻轶事,但显然,这些话题并未能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李鸿章始终保持着一种不温不火的态度,既不过分热情,也不过于冷淡,让翁同龢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疏离感。</p>

最终,当话题再次不可避免地回到军费与欠银上时,两人都意识到,这场会面已经失去了继续下去的意义。翁同龢只得悻悻然起身告辞,而李鸿章则目送翁同龢离去,眼神中闪烁着一种深邃而复杂的光芒,似乎在思考着更加深远的策略。</p>

……</p>

四岁那年,载湉,即后来的光绪皇帝,被命运的巨轮无情地推入了紫禁城这座金碧辉煌的牢笼。从那一刻起,他的童年便被剥夺了普通孩子的欢声笑语,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规矩与束缚。如今,刚刚步入亲政之年的他,脸上依旧残留着未褪去的稚嫩,但那双眼睛里,却已深深镌刻了不平与愤怒的印记。</p>

不平,源自他内心深处对帝王身份的渴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作为一国之君,他本该拥有无上的权力与自由,去施展自己的抱负与理想,然而,慈禧太后的铁腕统治如同厚重的阴云,笼罩在他年轻的天空上,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抑与无力。他渴望挣脱束缚,证明自己的价值,却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张无形的网中,动弹不得。</p>

愤怒,则是对慈禧太后高压政策的强烈反抗。他深知,自己只是太后手中的一枚棋子,被用来维持朝廷的稳定与权力的平衡。每当夜深人静之时,那份对自由的渴望与对权力的向往便会如潮水般涌来,让他难以入眠。他愤怒于自己的无能为力,更愤怒于太后对他个人意志的无情践踏。</p>

然而,在这暗无天日的宫廷争斗中,帝师翁同龢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穿透了重重阴霾,照进了载湉孤独而寒冷的心房。这位温文尔雅、学识渊博的老师,不仅是他学术上的引路人,更是他精神上的支柱。在毓庆宫的日日夜夜里,翁同龢不仅传授他治国理政的学问,更在生活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载湉的关爱。</p>

师徒二人之间的情感,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师生关系,更接近于一种父子般的深厚情谊。在翁同龢的陪伴下,载湉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与安慰,也学会了在逆境中坚持与成长。然而,这份师生情谊虽深,却也无法改变大清王朝的衰败与光绪皇帝的命运。</p>

翁同龢深知,要想让光绪皇帝像大清的太祖太宗那样雄才大略、干出一番丰功伟绩,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慈禧太后的强势、朝中大臣的保守以及封疆大吏的割据自守,共同织就了一张错综复杂的权力网,将光绪皇帝牢牢束缚其中。他只能默默地守在皇帝身边,用自己的方式去影响他、鼓励他,尽管这些努力可能只是杯水车薪。</p>

最终,大清的现状造就了光绪皇帝的懦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