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塞北私访记244(2 / 2)

充军只是气话,大家自然明白,没谁太往心里去,可三天之后,仍然没人想出可行之法。乾隆只好下旨散朝。就在这天夜里,五位大臣的私有金库被盗,丢失黄金白银一百余万两。这些钱来得都不是正路,自然无人敢报案,只能打碎门牙往自己肚里咽。</p>

事隔三日,又有五位大臣家中被盗,丢失黄金白银还是一百余万两,接着又有五位大臣家中被盗……盗贼如此猖獗,这些人不敢继续隐瞒了,只好一同奏报皇上。当然,谁也不敢如实报告丢失黄金白银的数目,否则乾隆追问这些银两的来路,谁也说不清楚。</p>

乾隆命和珅督管此事,一定要将罪犯捉拿归案。下了朝来,和珅想:盗贼一连偷了十五家,唯独没有偷他,看来对他还是有所顾忌。既然人家不惹咱们,咱们也没必要去惹人家。再说,真要是认真追究起来,万一得罪了盗贼,光顾一次,还不知要盗走多少东西呢。得,为了保住自己不受损失,虚晃一枪,造造声势,也就算了。和珅计议一定,连续派出十几个头脑不够聪明的人进行侦察,结果一连十几天,案情毫无进展。</p>

在这十几天中,又有十几名大臣家中被盗。</p>

乾隆对这些案子,本来就不怎么用心,所以大臣们的奏折送上来,他也只是看几眼便丢在一边,只有在次日早朝时轻描淡写地问问和珅案情进展情况,然后催促一下而已。</p>

见皇上如此,和珅更不着急,但这事,和珅觉得有些不对:这么多大臣家中被盗,皇上怎会如此冷淡?再说,盗贼决不可能只是一个人,而且,为什么只盗大臣家的金库?这些人的金库哪个不是隐秘又隐秘?盗贼如何知道的?什么样的盗贼会如此狂妄大胆?</p>

和珅百思不得其解。</p>

这天早上,和珅还和往日一样,睁开眼睛慢腾腾地喊来侍女,为他穿衣服。就在这时,管家刘全惊慌失措地闯进来:“老,老,老爷,金库被盗了。”</p>

和珅一愣:“谁家金库又被盗了?”</p>

“咱,咱,咱家的……”</p>

“什……什么?丢了多少?”</p>

“不……不知道。”</p>

和珅不再摆谱了,光着上身跑去金库,一清点,连黄金带白银整整少了四百多万两,还有一些价值连城的古玩。和珅又惊又怒,眼前一黑,竟然昏了过去。</p>

苏醒过来后,和珅认真思索了一会儿,觉得这个案子非破不可,决不能再掉以轻心,马马虎虎应付了事了。他调用了所有可以使用的力量,对整个bj城进行了大搜捕,可对于窃贼,丝毫线索也没找到。</p>

自从他家失窃以后,京城的这些大臣们再也没有失窃的了。和珅思索良久,认为窃贼早已离开京城。天下之大,何处不可以藏身?再想抓到这个窃贼,恐怕已是大海捞针。他开始后悔,如果早一点把这个案子破了,他家岂能遭窃?别人家丢失了多少东西,他并不心疼,但是,自家的东西不能就这样丢了。他要捞回来,而且连本带利地捞回来。</p>

和珅想到了顺天府的知府,向来与他不合。何不借此机会栽赃陷害?既能将他搬倒,出一口恶气,再安插上自己的亲信,也能在抄家时大捞一把。他让刘全买通监狱里的两名死刑犯,为他们编好口供,然后奏报乾隆:案子已破,但因为案情重大,牵扯了一位大臣,恭请皇上监审。</p>

乾隆果然亲临监审。</p>

和珅不但给两名死刑犯编好了口供,还将其它证据也都准备齐了。在大量证据面前,顺天府知府百口莫辩,只好咬着牙承受着刑罚,不停地大叫冤枉。</p>

乾隆看了一会儿,打了两个哈欠,说自己困了,此案押后,来日再审,并让太监拿过一个长方形盒子来,说:“和爱卿破案有功,赐此物以做奖赏。”</p>

和珅谢恩毕,见皇上已经起身离去,美滋滋地打开盒子,不由一惊:盒中之物正是他家丢失的一幅名画。</p>

此物明明在自家金库内丢失,怎会在皇上手中?</p>

和珅额头上渗出豆粒大的汗珠来,噼里啪啦地掉在地上。他拿出手帕轻轻擦着额头,突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他忽然明白了,是谁一连做了这十几起大案,原来“贼头”就是皇上。可皇上为什么这样做?和珅想起江浙一带的水灾,明白了原因。</p>

和珅连忙让人将顺天府知府放回家,并亲自上门道歉,连说上了恶人的当,冤枉了大人,并在当天夜里,命人偷偷将两名死刑犯处死,灭其口,以防皇上追查。</p>

次日早朝,和珅忙将昨夜编好的,盗贼设计陷害顺天府知府的谎话奏明皇上,并说大案已破,罪犯在追捕中被打死,接着又说:“皇上,皇上,臣以为,臣以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诸位大臣家的金银财宝,也都是皇上所赐。如今江浙一带灾民需要救援,臣愿带头将从盗贼那里追回的自家财物捐助灾区。”</p>

听和珅这样一说,那些被盗的大臣们也只能随声附和,愿将盗贼偷去的东西捐给灾区。乾隆满意地点点头:“和爱卿,朕就命你为钦差大臣,前往灾区救济灾民。”</p>

“臣,遵旨!”“叭”的一声,和珅额头上的汗珠又掉下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