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历史十大忠臣以死相谏:伍子胥》48(2 / 2)

终于,吴国做好了与楚国开战的准备。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亲率大军,以伍子胥、孙武为将,对楚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这一场战争可谓是惊天动地,吴国的军队如猛虎下山一般,势不可挡。他们一路过关斩将,连败楚军。在柏举之战中,伍子胥率领吴军以少胜多,大败楚军主力。随后,吴军乘胜追击,直捣楚国郢都。

当伍子胥踏入郢都的那一刻,他心中的仇恨如火山喷发般不可抑制。他想起了父兄的惨死,想起了自已多年的逃亡生涯。然而,楚平王此时已经死去。伍子胥悲愤之下,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以泄心头之恨。这一行为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认为伍子胥此举过于残忍,但也有人理解他心中的仇恨。伍子胥却毫不后悔,他觉得这是楚平王应得的惩罚。

在楚国被打败之后,伍子胥并没有被复仇的快感冲昏头脑。他深知吴国要想长久地保持强盛,就必须继续发展国力,巩固在诸侯中的地位。他继续辅佐吴王阖闾治理吴国,发展经济,开垦农田,使吴国百姓安居乐业。

在外交方面,伍子胥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主张吴国与周边的诸侯国保持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对于一些小国,吴国采取威慑与拉拢相结合的策略;对于大国,则谨慎应对,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吴王阖闾在位期间,伍子胥可谓是吴国的顶梁柱。他的忠诚和智慧为吴国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吴王阖闾逐渐老去,而他的儿子夫差继位。

夫差继位之初,伍子胥依然尽心尽力地辅佐他。夫差一心想要北上争霸,伍子胥却深知越国才是吴国的心腹大患。他多次劝谏夫差先灭掉越国,再图北上。可是夫差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不听伍子胥的劝告,反而听信了越王勾践和太宰嚭的谗言。

越王勾践在被吴国打败后,卧薪尝胆,表面上对吴国俯首称臣,暗地里却在积极准备复国。太宰嚭收受了越国的贿赂,在夫差面前为越国说好话。伍子胥看穿了越王勾践的阴谋,他心急如焚,一次次地向夫差进谏。他对夫差说:“越在腹心,今得志于齐,犹石田,无所用。且《盘庚之诰》曰:‘其有颠越不共,则劓殄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邑。’此商之所以兴。愿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然而,夫差却对伍子胥的话充耳不闻,反而认为伍子胥是在故意与他作对。

夫差开始逐渐疏远伍子胥,还听信太宰嚭的谗言,怀疑伍子胥的忠诚。伍子胥看到夫差如此昏庸,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他深知吴国的命运即将走向衰落,但他却无力回天。

终于,夫差下令赐死伍子胥。伍子胥接到夫差的命令后,心中满是悲愤。他仰天大笑道:“我辅佐你父亲成就霸业,又为你尽心尽力,你却听信谗言要杀我。我死后,你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东门之上,我要看着越国的军队是如何灭掉吴国的。”说完,伍子胥便自刎而死。

伍子胥死后,他的预言果然成真。越王勾践经过多年的卧薪尝胆,最终率领越国军队打败了吴国,吴王夫差也落得个自杀身亡的下场。

伍子胥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一位忠诚的臣子,为了吴国的繁荣昌盛鞠躬尽瘁;他也是一位复仇者,为了父兄的仇恨坚韧不拔。他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回荡,他的忠诚和智慧永远被后人所敬仰,而他的悲剧结局也让人们不禁为他叹息。在天幕之上,他的一生就像一颗璀璨而又悲壮的流星,划过了春秋时期的天空,留下了一道永不磨灭的痕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