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火炕娘娘230(2 / 2)

  于是命人叫来二儿媳,亲自叮嘱她交好张祯。

  甄莹本就对张祯敬重喜爱,欣然领命。

  又是送亲手缝制的衣物,又是送点心小食,两人关系越来越好,还以姐妹相称。

  吕布暗骂袁绍无耻,儿子不行了,又派来儿媳,真不要脸。

  但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宏气度,不但不中伤甄莹,还在张祯面前夸赞她。

  夸得张祯和袁绍都警惕起来。

  虽然两人警惕的出发点完全不一样,但目标相同。

  因而吕布与张祯一处时,再也没有甄莹来打扰了,心里很高兴,觉得袁家还算识趣。

  ——

  张祯与甄莹密切来往,也没忘了正事。

  在她的督促下,盘炕大课堂热火朝天地开学了,是邺城第一新鲜事。

  罗大个可不是干巴巴地讲课,而是边实操边讲,他又属于专业人士,比张祯讲得透彻。

  泥瓦匠们学得很快,没几日就有人出师了。

  就连一心扑在旱地雷上的台息都有所耳闻,跑来跟张祯说,“这火炕不稀奇,但小师叔深得墨家精髓!”

  张祯笑道,“大师侄也是墨家高足。”

  她明白台息的意思。

  在墨家传人眼里,火炕确实不稀奇,技术含量低,智商正常就能学会,远不如此时已有的火墙。

  但火炕的优点也很明显,造价低廉,易于推广,能让普通老百姓也用上。

  换言之,火炕能普及,更为实用。

  而实用性,是墨家十分看重的一个方面,所以台息说她深得墨家精髓。

  在这个时代,寒冷是一大致死原因。

  每年冬天,都要冻死一大批老弱妇幼,晚上睡觉时还好好的,可能天亮就硬了。

  火炕的出现,不仅仅是增加了冬日的舒适度,更是能救命。

  因而传播的速度超乎了张祯的预料。

  广大百姓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配合官府的推广,谁若敢生事,不用官府出面,同村人就能压下。

  众人离开邺城时,周边一带已经用上了火炕,并快速向外扩散。

  沿途有许多百姓相送。

  刚开始称呼张祯为州牧大人,后来逐渐离谱,统一呼为火炕娘娘。

  张祯第一次听到时,囧得脸都红了。

  火炕还娘娘?

  跟灶王奶奶如出一脉啊!

  没叫她火炕奶奶,可能是因为她还年轻吧。

  ——

  “火炕娘娘一路慢行,我等祈愿娘娘福寿安康!”

  “娘娘大恩大德,我等没齿难忘!”

  “常山郡柳氏一族,拜谢火炕娘娘!”

  “冀州永远记得娘娘,娘娘常回来看看!”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