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荀攸谋划,李儒来投51(1 / 2)

杨业告辞蔡邕后,匆匆回到府邸。

荀攸早已在此等候,见杨业归来,急忙问道:

“君侯,朝堂的情况如何?”

杨业坐下,喝了一口茶,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

荀攸听着,脸上露出瞠目结舌的表情,连连摇头道:

“君侯莽撞了。”

杨业微微皱眉,正色道:

“我没想到王允这么快过河拆桥。”

荀攸轻叹一声,汇报道:

“董卓的大将胡轸,还有皇甫嵩已投奔王允,其兵马再次壮大。”

杨业恍然大悟,沉声道:“难怪王允这么嚣张。”

荀攸停顿一下,接着道:

“现在皇甫嵩已出兵,攻打郿坞,王允下了死命令,要将董卓夷三族。”

杨业点点头,感慨道:

“有皇甫嵩在,攻打郿坞肯定不在话下。”

荀攸思忖片刻,分析道:

“郿坞的战事暂且不提,现在王允和吕布麾下的并州兵马,大概有三万人。”

杨业眼神一凝,问道:

“公达认为,现在时机成熟了?”

荀攸沉思片刻,缓缓道:

“时机尚未完全成熟,但我们需早做准备。”

“王允虽势大,但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且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我们需静待时机,伺机而动。”

杨业微微颔首,心中开始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书房中,气氛凝重而深沉。

荀攸微微颔首,继续分析道:

“王允现在正逐步掌控朝堂,他下一步必将面临一个极大的难题。”

杨业眉头紧锁,追问道:

“什么难题?”

荀攸神色严肃,缓缓道:

“西凉兵马,有数十万之众。”

“王允要掌控朝廷,必须化解这一股强大的力量。”

“如今董卓虽死,但西凉势力盘根错节,绝非轻易可除。”

杨业若有所思,道:“不错,公达继续往下说。”

荀攸理了理思绪,运筹帷幄道:

“董卓已死,西凉人如胡轸投降者少。”

“以牛辅为首的西凉诸将,如李傕、郭汜、樊稠、李蒙、王方、张济等人,不可能善罢甘休。”

“他们手握重兵,又痛恨着并州人,一旦得知董卓身死,王允掌权,必然会有所动作。”

杨业微微点头,斩截道:

“不错,西凉和并州的矛盾,不可能调节。”

荀攸目光炯炯地看着杨业,提议道:

“君侯不妨拉拢西凉人士,共同对抗王允。”

“如今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相互制衡。”

“王允虽暂时得势,但他若不能妥善处理西凉兵马,必然会陷入困境。”

“而君侯若能与西凉诸将联手,便可在这长安城中占据一席之地。”

杨业听着荀攸的话,心中思绪万千。

这时候他忽然明白,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在这动荡不安的时局下,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审时度势,灵活应对。

他站起身来,在书房中踱步,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杨业停下脚步,看着荀攸,道:

“公达所言极是,我们需尽快派人联络西凉诸将,表达我们的诚意。”

“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实力,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

荀攸点头表示赞同,感慨道:

“君侯英明,如今我们身处乱世,必须谨慎行事,步步为营。”

“只有这样,才能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站稳脚跟,实现我们的大志。”

杨业微微颔首,对荀攸道:

“牛辅等人远在河东,联络起来麻烦。”

“身在三辅之地的张济,倒是能够拉拢,麻烦公达和他进行联络。”

荀攸神色郑重,拱手道:

“在下一定竭尽全力。”

杨业眉头紧锁,忧虑地道:

“现在我担任越骑校尉,城内能控制的兵马,只有三千多人。”

“城外能集结两千兵势,就已经不错了。” “如果王允和吕布要翻脸,我们的处境将会相当危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