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_分节阅读_第74节(1 / 2)

  李承乾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掏出今天签的契约,本来想交给长孙氏,想了想还是交给李世民:“这是我今天拍卖的契约,我们要按契约交货和收钱。我最近不能出门,这件事就交给阿耶了。”

  他板着小脸警告:“不可以偷藏哦!”

  李世民嗤笑一声:“能有多少钱,你阿耶我还不放在眼……咳咳!”

  他随手翻开一份契约,就被上面的数字惊到了。

  一百金!

  李世民看了好几遍,真的不是一百两,而是一百金。这还只是一份契约的金额,这里可还有一大摞呢!

  “你还挺能挣钱呢!”李世民打量自家臭小子,还不到他腰高的小娃娃,居然都能挣这么多钱了!

  也难怪御史会找上门,只怕不止这个御史,之后还会有别的麻烦,尤其要防着太子那边借题发挥。

  想到李承乾对年轻御史做的事,李世民忍不住扶额,总觉得这件事发展不会太正经。

  他问:“这些钱你有打算吗?”

  李承乾摇头,他只是记得李世民说过大唐很穷,朝廷也很穷,连修坊门的钱也没有(李世民:我是这么说的吗?)

  玻璃并不适合普通百姓用,因为普通作坊做不了,运输成本又太高,对生活水平提升有限,百姓不会花这个钱。既然如此,干脆就定价高一点,用来赚官宦世家和富户的钱。

  钱很重要很重要的!

  李世民闻言颔首:“既然如此,这些钱便交给我处置吧,保证都用在百姓身上,不会浪费你的一番心意。”

  李承乾狐疑地看着李世民,臭阿耶真不是想偷藏私房钱吗?

  “……”李世民在他脑袋上拍了一下,“再想些乱七八糟的,我就要罚你背《孝经》了。”

  李承乾捂着脑袋不屑地哼了一声,背书有什么好怕的?

  这事就算是完了,李承乾小心翼翼观察长孙氏,见她已经恢复平日温和,这才委屈巴巴地扑到她腿上,然后就被长孙氏揽住了。

  李承乾美滋滋,也有心情八卦了:“阿耶和二姑丈打过架吗?”

  “就他那胆子,哪敢跟我打架?”提起窦诞,李世民非常不屑,“他要是有这本事,我还高看他一眼。”

  然后李世民就给李承乾讲了缘故,原来窦诞当初和李元吉一起共事,李元吉胡作非为、劫掠百姓,导致民怨沸腾,间接致使太原被刘武周攻陷。窦诞不但不能劝阻,还帮着李元吉遮掩。

  之后李世民就不太喜欢这个姐夫,窦诞也怕李世民,更亲近太子和李元吉,二人便越发疏远了。

  李世民评价:“除了脸一无是处!”

  李承乾想了想,点头:“二姑丈确实好看。”

  李世民:“……”

  *

  没过两天,李世民上朝时就被弹劾了。

  习惯了习惯了。

  这回弹劾他的是个年轻御史,名字叫李素立,李世民直觉就是那天被李承乾忽悠的那个(虽然李承乾压根就没问人家名字。)

  都被正主请进玻璃铺喝茶了(?),还能坚持继续弹劾,也算是不畏强权了。

  李素立朗声道:“微臣要弹劾秦王和恒山王,恶意敛财,扰乱市场秩序。”

  太子一系的御史们眼睛一亮,这不就是他们今天要弹劾的东西吗?李素立这死脑筋倒是帮他们开了个头。

  不由竖起耳朵听,看看他会怎么骂…弹劾,也好调整自己的发言内容。

  李素立:“……不可否认,恒山王所卖之物有一定长处。玻璃就不用说了,眼镜是用玻璃打磨成曲面,镶嵌在镜框上,看东西模糊的人戴上,视物便可如同新生……镜子已经不能用光可鉴人来形容,而是真的能看得清清楚楚,连脸上的绒毛都能看到,微臣有生之年第一次清楚知道自己的长相……但是,不管怎么样它们的价格也不能那么高!秦王恶意敛财,还请圣上明察!”

  众人:“……”

  太子党:“……”

  这是弹劾吗?这是弹劾吗?到底是弹劾还是带货啊?

  李世民差点笑出声,努力绷住表情,等会儿还要演戏呢,人设不能丢!

  不得不说李素立带货(?)相当成功,听过没听过的朝臣都心动了,别的也就罢了,那个眼镜听起来真的很香。

  能站到这里参加朝会的,大部分都劳心劳力许多年,眼睛多多少少有点问题,如果一副眼镜就能叫他们再次清楚地看到这个世界,那可真是求之不得!一百金又算得了什么?

  没参加拍卖会的朝臣遗憾不已,尤其是收了帖子但没去的,真是后悔不迭。如果当时没考虑那么多,去了这场拍卖会,他们也有机会拍下眼镜了!

  有几个拍下成品眼镜的已经和李世民银货两讫了,今天戴着来上朝,沐浴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面上淡定如初,心里暗爽不已。

  就连李渊也状似无意地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

  太子党:“……”

  说实话,他们也想要。

  想要归想要,弹劾还是要弹劾的,主打一个敬业。

  于是继李素立之后,接二连三有御史站出来弹劾李世民和李承乾,他们角度可比李素立刁钻多了,甚至怀疑李世民借卖东西之名,行结党营私之实。

  李世民一直默默听着,既不生气也不反驳,倒是有人想替他说话,被李世民用眼神制止了。

  于是朝堂上一时全是批判李世民的声音,莫名显得他有些可怜。

  直到一轮弹劾结束,李渊才淡声问:“秦王,此事你有什么说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