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试飞F14619(2 / 2)

但试飞任务,无论多么谨慎都不为过。

尤其美国飞机在一些仪表的设置上跟中/苏(俄)飞机是相反的,如果不够熟练的话,很容易在天上看错,酿成大问题。

“试飞员注意,执行动作检查。”

付国祥的无线电中传来了地勤老班长的声音。

“方向舵,左,右,好。”

“副翼,逆时针,顺时针,好。”

“……”

所谓动作检查,就是在起飞之前让主翼平尾和垂尾的几个操作面,还有挂架、尾喷口这些地方分别动一动,看看是不是跟操作反馈对应。

以免出现接错线路导致执行动作和输入信号相反的情况。

这个过程算是航校学员上机之后最早学的东西,对于每个飞行员来说都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但今天却跟以往不太一样。

“呃……机翼后掠角……调到最小。”

显然,地勤也是第一次念这个项目,不太熟练。

F14的后掠翼变化和飞控计算机联动,但如果飞行员想的话,仍然能够单独进行控制。

付国祥按照指示,把变后掠翼控制杆用力向后拉。

这次的大修升级过程,并没有对F14的机翼动作系统和飞控系统进行更改。

一是怕工期拖得太长,二是波斯空军对F14的用法接近截击机,其实很少频繁调整后掠翼角度,所以这部分的剩余寿命也比较长。

即便如此,毕竟是把飞机全拆了又重新组装,还是得检查一遍。

虽然这个时候应该把全部精力集中在面前,但他实在没办法控制自己的好奇心,稍稍回过头,看向正随着自己手上的动作而向外伸展的机翼。

“真是神奇……”

付国祥这样想着。

诚然,从航空技术的角度来看,变后掠翼技术在1998年这会早已落后。

但技术归技术,这个结构中蕴含的复杂而精密的机械美感是另一回事。

饶是付国祥也一时间有些出神。

外面地勤人员的反应也差不多。

虽然之前就接受过培训,但真正看见这巨大的机翼如同猛禽的翅膀一样舒展开来,还是有着足够的场景冲击力。

隔了明显比之前更长的一段时间后,付国祥才听到下面一条操作指令:

“机翼后掠角调回最大。”

随着一阵液压系统工作的嗡嗡声,机翼又回到了收缩的状态,此时这架飞机又回到了类似无尾大三角翼的布局上来。

“不得不说,美国人能在70年代就造出这么个东西,确实是……牛逼。”

远处的塔台指挥中心里面,何明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口中吐出了一个不太文雅的词。

当然,旁边的翻译在转述的时候,还是把它稍微润色了一下。

“所以我们才把这些雄猫作为主力型号保留到了今天,甚至还花大价钱专门进行升级。”

旁边的波斯将军回答道,但并没有放下望远镜。

毕竟这是他们的飞机,肯定要更加上心一些。

就在二人交谈的功夫,停机坪上的F14已经启动了发动机。

涡扇9A使用了结构比较简单的引射式喷口,所以无需额外检查尾喷口的调节状态。

“1401号机,准备开始滑行。”

塔台的无线电中响起付国祥的声音。

同时,远处的地勤已经开始撤收接在飞机上的管路和电缆。

“收到,允许滑行。”

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远处那架巨大的战斗机机头轻轻一抬,开始朝着起飞跑道的方向前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