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8(1 / 2)

  “这不过是他分内之事,倒是你...养了个好儿子。”皇帝捊了捊胡须,抬眸望向宾席间,“怎么不见子珩啊?”

  听到皇爷爷提起宋子珩,桑乐忍不住又有了精神,端着杯子换了个更靠前的位置。

  宋丞相将帕子塞进袖中,回道:“玄儿此刻正在楼下待命。”

  宋子珩任礼部侍郎一职,官至四品下,依官制不能留在上面,祭典结束后便跟着礼官退了。

  皇帝点了点头,朝身边太监道:“快让他上来,朕今日还打算与他说说话呢。”说完又看向丞相,“朕常与太子说道,训子当习丞相之道,这一派年轻人中,朕最欣赏的便是他了。”

  太子没说话,只跟着附和地笑着点了点头。

  宋丞相也笑:“老臣代玄儿多谢皇上夸奖,不过为皇上效力本就是为臣子的使命——”

  “哎!”皇帝抬手打断他,“丞相的谦卑之辞,朕耳朵都听得起茧,今日便莫要再重复了。朕虽年纪大了,可眼睛还没瞎,子珩的才能朕看在眼里。且不说别的,单就科举改革一事,这朝中上下,哪个不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朕前些日子时常担心景裕,常听丽妃说他为了渭城之事彻夜不眠,若非子珩想出办法,只怕今年也难再父子相聚了。”

  坐在一侧的丽妃眼眶通红,也忍不住道:“那渭城洪水刚退,裕儿本就累着了身子,又要忙着筹备乡试,正是一筹莫展之际,已熬出了病根,若非宋侍郎提议,不知他还要挨个乡镇跑到什么时候。”

  她说着便心疼地抹起了泪,皇后则在一旁笑吟吟地安抚着。

  大周每年的科举都需得将各村的人集结送至乡上统一考试,再从中筛选至下一轮至各省,再到京城,层层递进。去年渭城发了洪水,断断续续连着半年才退,城中几乎找不到一处完好的屋子。大周重视文采,每年的科举中的关乎各地官员政绩,许多学子连路费也凑不齐,更遑论参加科举。

  听说宋子珩提出在改革,将各地学子就地安排考试,又好像听说考题也不再似往年般统一,乃根据当地教育情况而定,皇帝觉得十分受用。

  这事桑乐倒也听说过一些,如今听着皇爷爷在众臣面前夸奖宋子珩,心里不禁高兴起来。

  笑意还未散去,便听见有人来报了。

  “礼部侍郎宋玄到——”

  话音刚落,身着朝服的宋子珩提着外袍款款行至御前,将官袍捋了捋,弯腰拜道:“礼部宋玄拜见皇上。”

  “无需多礼。”皇帝抬了抬手,笑道:“朕刚刚在与你父亲夸你,朕这些皇子皇孙里,只怕能及子珩者,寥寥无几也。”

  宋子珩低了道:“为皇上效力是臣本分。”

  他今日头发梳得比初见时更整洁,用一根素雅的簪子绑了半束。绯色官服将他原本有些清冷的一张脸衬得柔软几分。只是依旧一副云淡风轻模样,不似别的大臣般,要么惶恐要么谄媚,就像那诗里写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濯...濯什么来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