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召川浙兵进京(2 / 2)

“臣等遵旨。”

得到他们想要的回应,刘文炳、卫时泰几人纷纷表态,只要天子愿给他们撑腰,那他们才能放心的办差。

“魏伴伴,你记一下。”

在刘文炳他们离开后,朱由校倚靠着软垫,伸手道:“从内廷遴选一批年轻宦官,要忠实可靠的,另派人给骆思恭传朕口谕,命其在锦衣卫选一批人,在皇家近卫都督府赴河南山东两地,着手秘募勇锐期间,让他们随行协助。”

“奴婢遵旨。”

魏忠贤忙作揖应道。

可以去放心驱使的人太少,这是朱由校最头疼的,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皇家近卫都督府秘募勇锐一事,朱由校以三方相互监察的形式,确保在山东河南两地募兵期间,不会有人敢轻易做出格之事。

朱由校不希望他明确的决断,在具体落实的期间,对地方造成任何影响或负担,这就违背他的初衷了。

河南、山东两地家境贫寒者众多,且动辄就会闹出灾害,在朱由校的眼里,这是较为优质的兵源地之一,募集来的勇锐老实稳重,只要能给足饷,让吃饱饭,那么他们的忠诚绝对可靠。

与其将内帑宝贵的存银,动辄被外朝有司骗走,少部分用来解决问题,多部分进私人口袋,朱由校宁愿用来练兵。

一手钱袋子,一手枪杆子,才是真正的底气!

“皇爷,御马监所辖的四卫营,情况比您预想的要糟糕很多。”解决完皇家近卫都督府诸事,朱由校召见了御马监诸太监。

御马监代提督太监方正化,神情凝重的向朱由校禀明情况。

魏忠贤从御马监离开,进司礼监任秉笔太监,提督东缉事厂,涉及到御马监的相关人事调整,朱由校没有进行实授,反而是以代理的名义,让王承恩、方正化、李凤翔这批年轻宦官,皆代领提督太监职。

御马监的掌印太监、监督太监暂不实授。

朱由校不会做拔苗助长的事情。

牵扯到用人方面,不管是外朝文武,亦或是内廷太监,朱由校的原则很明确,那就是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将内廷太多的太监宦官,骤然擢升到高位上,必会生出骄纵之念,这可不是朱由校想要的。

“四卫营竟沦落到这种地步,勇士营更是成了空架子。”

朱由校御览着奏疏,神情看不出喜悲,“好啊,真是太好了,朕都不知该讲些什么。”

连同魏忠贤在内,所聚诸太监纷纷低首,生怕触怒到天子。

“该裁撤的一律裁撤,朕不要废物!”

朱由校将奏疏甩掉,眼神凌厉道:“你们几个立刻奉诏离宫,以勇士营的名义,赶赴顺天、永平两府,从逃难进关的辽民里给朕募选精壮之士,连同亲眷一并带回京,安置于皇庄之中,标准按皇家近卫都督府着办。”

“奴婢等遵旨!”

王承恩、方正化一行跪地应道。

朱由校表现的这般迫切,就是想编练出一支新军,一个是在必要时干预辽地战事,一个是深化京营的改革。

前者单靠熊廷弼,后者单靠张维贤,无法解决根本性问题,盘根错节的利益输送网,不是靠个人就能逆转的。

“魏伴伴,你即刻去司礼监一趟。”

朱由校眉头微蹙,伸手道:“让王体乾拟一份中旨,着援辽的童仲揆、陈策、戚金、秦邦屏诸部赴京,另寻司礼监所存案牍,派人将秦良玉给朕召进京,敢有贻误者,一律严惩不贷!”

“奴婢遵旨。”

魏忠贤忙作揖应道。

清扫内廷的最大好处,是朱由校有任何决断,内廷有司都不敢贻误或怠慢,会尽心的将差事办好,时间对朱由校而言实在太宝贵了,需要他提前布局的事情太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