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心有顾虑74(2 / 2)

谢文载苦笑:“傻孩子,表叔公怎会不想见朋友?那可是表叔公年轻时的挚交!在离开长安之前,表叔公与他也是有书信往来的,只是去了甘州后,才断了联系。表叔公早已死了回京的心,只怕这辈子都没法再见故友一面了。如今有这个机会,其实也不是没想过要去见见他,劝他几句……”

可他心里有顾虑。

谢文载已经从表兄海西崖处知道了和谈使团的名单了,陶岳固然是主使,但孙阁老也不可能不往里头塞心腹。看那心腹的姓名与官位,若没有陶岳这个鸿胪寺卿在,恐怕他就是那个主导和谈的人了。正巧,此人也是他们这一科的同年,虽说年轻时跟他和陶岳都没什么交情,但见过很多次面,难保不会认出他来。此人入六部观政时,又与曹耕年在一处,也是个熟人。谢文载就怕自己前去高台所见故友,刚一露面,就会被此人发现身份,那时可就麻烦了!

海西崖护着他们三十一年,一直在避免让孙阁老一系的人发现他们的踪迹,为此不惜荒废前程,还一再搬迁,越搬越偏远。如果他现在主动往孙派的人面前凑,那海表兄这些年受的苦又算什么呢?

谢文载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苦笑道:“若是可能,我想给陶南山写封信……肃州卫应该会派人前去参与巡防,到时候托人把信捎去,也是一样的。”

海棠眨了眨眼,心想谢文载这意思是……执掌肃州卫的周三将军不会介意让手下人给谢文载与陶岳充当信使?看来周家对陶岳并无恶感?

海礁对谢文载道:“写信跟见面是不一样的!明明能见面,为何只写一封信就算了呢?就算真让孙阁老的心腹知道表叔公您的身份又如何?皇帝都下旨赦免了您,您如今功名也恢复了,想要回朝做官都行,还怕他们什么?先前孙永禄在的时候,大家是怕他这个浑人不讲规矩,会伤害您,因此我们家才特地避开的。可高台所那里有陶岳陶大人在,有他护着您,难道孙阁老的人还敢对您不利么?!”

谢文载叹息着摇头:“他们不会明着对我做什么,但暗地里的手段也够让我难受的了。我不怕孙家的人拿我撒气,可我不想让你爷爷受牵连。”

从前他们一块儿被流放到西北边城的人可不只他与曹耕云、陆栢年三人,前前后后十来号人呢!除去不幸去世的几位以外,大多数人四年前遇赦后,都离开了西北。有的人回乡养老去了,有的人心有不甘,便回朝为官。

孙阁老一派的人兴许不打算引人非议,因此明面上并未与他们为难,可私底下,这几个回朝的人,姻亲戚友都遭遇了许多不顺,有本该升迁的亲友无端得了恶评,只能在地方上蹉跎;有本该科举高中的后辈才俊莫名落榜,有传闻说是主考官特地点名罢黜;还有贤良无过的出嫁女忽然遭了夫家厌弃,背着污名被休弃回家……

那几位老友前不久给谢文载与曹、陆三人来过信,谈到近年经历,坦言自己心中愧疚,却因为家族中无人支撑门楣,只能继续硬着头皮留在官场上,默默承受着亲友怨恨的目光……

谢文载一想到海家人有可能因为救助了自己与友人,也会遭遇同样的刁难,哪里还敢冒半点风险?

他与陶岳相交莫逆,感情并不会因为没有见面就转淡,所以,托人捎一封信去问候就行了。

见面……还是算了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