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门内大比总导演31(2 / 2)

……

父亲离开后,李平安回洞府拜见自家师父,禀告自己稍后要帮父亲张罗门内大比之事。

“嗯?”

清素有些不太理解:

“你父不是刚刚元仙?他来筹备本次大比吗?”

“这个,”李平安摊手耸肩,“我也不知掌门为何将这般重任交给家父。”

“你自去帮忙就可。”

清素轻轻颔首:

“如果缺搬东西的人手了,可以过来喊我。”

李平安差点笑出声:“师父您放心,外门弟子众多,又有诸多执事……只是,弟子恐怕没办法全心准备此次大比。”

“无碍的,”清素颇为认真地道,“如果你淘汰太早,我会帮你补一份奖赏,不会让你比别人差了。”

李平安:……

他并不缺修道之财,但师父已这般说了,他又不能让师父难堪;

于是李平安故意露出欣喜表情,又将这表情迅速藏起,对师父做了个道揖。

“谢师父!弟子这就去做些准备。”

清素似乎颇感满足,继续在泉眼侧旁感悟大道。

且说李平安回了自己房间,摊开一张布帛,仔细回忆着自己在大学时期参与过的两场夏季运动会。

他先是做了个行动大纲;

而后奋笔疾书,将门内大比的具体流程写出骨架,再细细推演、查漏补缺。

父亲登仙后,在门内的地位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对父亲来说,这次筹备大比,也是不错的扬名时机。

如果父亲表现出足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自可得掌门更多关照,前途也会更加明朗。

但万事需注意过犹不及,凡事也要留些余地。

这次门内大比,只要达到‘稳中出新’的效果就可,不必太过显眼。

李平安闷头写写画画,不经意间便过了三四个时辰。

一枚传信玉符破空而来,悬在洞府大门外。

李平安立刻会意,收拾起了面前的七八卷布帛,将手边玉符的内容简单收尾,换了身浅蓝弟子袍就准备赶去主峰。

他刚升空,就见到了云上等候的微炎子。

李平安笑道:“执事,你不是要去东海之滨任职了吗?”

“要到门内大比之后再动身了。”

微炎子满脸郁闷:

“现在门内正需人手……唉,外面怎么可能比山里舒服,但各位长老已安排好了,我也只能听命。”

微炎子驾云带他前行,习惯性地接触传声。

李平安简单问起了历年大比的情形,微炎子自是知无不言。

简单来说,往年就是在主峰山脚弄个擂台,新入门弟子挨个上去比试。

李平安问:“参赛弟子的积极性怎么样?”

“积极性?”

微炎子不太适应这般词汇,细细体会后方才明了,笑道:

“大家都挺看重这般比斗的,毕竟能扬名,门内给的奖赏也不低。”

如此说来,选手们的积极性没问题。

那想要把大比搞的热闹些,就要从其他方向入手。

“执事,往年观看大比的仙人多吗?”

“这个倒是真不多。”

微炎子笑道:

“大比那天来的,基本都是参加大比的弟子,过了参加年限的内门弟子大多都不会现身,在场的仙人大多都是在六殿做事的。

“此次恰好是因为清素被追杀之事,不少仙人出关,所以门内想借此机会热闹一下。”

与李平安此前料想的差不多。

修为较低的弟子斗法,对于仙人而言确实没啥好看的。

观众的问题倒是不难解决,他在玉符中,已经写下了几套解决方案。

飞到半途,微炎子略有些欲言又止,但最后还是开口道:

“平安,现在凡事殿内的情形有点不太对劲。”

“怎么说?”

微炎子看着前方,嘴唇微微蠕动:

“本来,大比按旧例来做就是了,总共也就三件事,建擂台、起阵法、定章程,随便一位内门长老都可轻松主持。

“但这次,掌门大人突然让大志师祖来统筹门内大比。

“大志师祖本打算也按旧例,他跟几位外门长老商议时,有几个平日里不太管事的外门长老突然现身,半捧半挤兑,把大志师祖架起来了。

“看他们那样子,今年这场大比如果不能做成空前绝后,那就是大志师祖能力不足、办事不力。

“啧,你说气人不气。”

李平安轻轻挑眉,用灵识传声道:“执事,稍后到了凡事殿,将这几个长老指给我看。”

“好,我稍后去他们背后走一遭,再回到你背后。”

“劳烦执事。”

说话间,主峰的凡事殿已在近前。

……

李平安抵达凡事殿就发现,父亲的状态确实不太好。

父亲与十多位外门长老坐在大殿正中区域,外围有不少仙人围观;

两位长老正介绍着擂台大阵的构造,父亲在旁有些晕晕沉沉。

简而言之:没劲儿。

李平安背着手站在殿门,心底突然浮现出了幼年时的些许记忆。

这也是他对幼年仅有的回忆:

【大红的横幅、高挂的灯泡,简单的主席台上摆一张长桌、桌子上放一只电流麦,那个当时还算年轻的厂长,梳着油光发亮的大背头,慷慨激昂地对台下的员工进行着生产鼓励演讲。】

“平安、平安?”

微炎子在旁小声呼唤,他已是从四名外门长老背后溜达了一圈,回到了李平安面前。

李平安拉住微炎子的胳膊低声说了几句,塞过去了一只储物荷包。

微炎子虽不明所以,却也不问为何,拿着李平安给的东西,低头快步赶去一旁。

少顷,几名外门弟子扛着七八条长桌,快步抵达大殿正中位置,在长老们皱眉注视下,用长桌凑了个‘门’字,并在桌面铺上暗红色的粗布。

李大志也懵了:“干啥玩意?”

微炎子在旁快步走来,将三件事物摆在了李大志面前。

一只白玉雕成的‘茶缸’、一只长条状的立式扩音法器、一枚简单的记事玉符。

那茶缸上沿描着蓝边,其上画着简单的仙人画像,画像左右还有一幅小对联。

右写:一颗道心凝仙骨;

左写:全心全意为师门;

横批:低调做人。

李大志一看这茶缸就喜欢上了,左手握住,感受着里面热茶的温度,低头一看,茶水上飘着几颗红色的枸杞状小果,闭目满足的轻叹。

他仙识探入那记事玉符,看到那清晰明了的条条框框,嘴角露出了几分笑意。

“这?”

“大志师祖?”

众外门长老不明所以。

李大志扭头四顾,很快就找到了站在角落的李平安。

父子四目相对,李大志咧嘴一笑。

他抬起茶缸抿了口滚烫的香茗,清清嗓子,将扩音法器拽到面前,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炯炯有神。

“好!我来简单讲几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