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80(2 / 2)

有一天傍晚,他干完农活收工了,正往宿舍走,在经过一段枫树林的时候,他隐隐约约看到有一姑娘迎面走来,他感觉眼熟,走近时,他一看是王绵,他心里一阵惊喜,大叫一声“王绵”。

王绵也看到刘力琪了,她也叫了声“刘力琪!”

刘力琪紧走几步,走近王绵,向她伸手过去,王绵大大方方地握住刘力琪的手,轻声问道,“刚收工啊,这么晚?”

“是啊,今天活多,刚干完。”

“还没有吃饭吧?”

“没有,回到宿舍热点剩饭剩菜吃就行了。”

“夏天的饭菜容易馊,最好不要吃,我这里有包子,回去热一下就能吃了。”

王绵跟着刘力琪到了知青宿舍,就直接进了厨房点火做饭。

蒸上包子之后,王绵开始收拾厨房,把一些变馊的剩菜剩饭全倒了,把厨房的卫生彻底地清理了一遍,等包子蒸好后,王绵从她的包里拿出几个鸡蛋,煎成荷包蛋。

刘力琪永远都记得那顿晚餐是多么美好啊!

包子是全肉馅的,香极了,两口就把一个大包子吃下去了!鸡蛋这在当时是多么珍贵啊,王绵做得也好,刘力琪顾不上斯文了,确实也是饿了,独自大吃大嚼,不一会儿就吃饱了,这会儿,他才发现王绵还没有动筷子呢。

他有些不好意思了,问道,“你怎么不吃啊?”

“我吃饱了,我是吃了饭过来看我姑姑的。”

刘力琪联想到这些包子和鸡蛋都是她家送给她姑姑的。所以他就更不好意思了。

“东西都给我吃了,你怎么去见你姑姑啊?”

“没事的,亲姑姑不讲究这些的。”

刘力琪知道这是安慰他的话,乡下人没有空手走亲戚的,于是他到屋子里搜罗了一番,最后找到了一包水果糖,王绵推让了一会儿,最后收下了,稍聊了几句话,就往姑姑家去了。

这次俩人都留下了对方的联系地址。

不知道什么原因,刘力琪感觉他和王绵已经相识好多年了,是相知相亲的朋友。王绵在厨房做饭时脚滑了一下,刘力琪事后对她说,“我想把厨房地面搞一下,你以后做饭就不会脚滑了,你说用什么地砖好?”

王绵回答道,“用小石头铺一下就行,别买地砖,把钱省下来买些图书,反正我们俩人都喜欢读书,自己读完了,还可以留给孩子看。”说这些话时,王绵仿佛是妻子的口吻了,后来她自己反映过来了,才知道不妥,羞得满脸绯红。

有一天,刘力琪下班后正在吃饭,听到邮递员叫他取包裹。

刘力琪觉得纳闷,谁会给他寄东西呢?

他到门口一看,邮递员给他送来了一包书,他看了邮寄人是王绵,心里一阵热乎,急忙打开一看,是两本小说《艳阳天》和《李自成》,他拿到屋里翻阅时,看到王绵写的一个小字条,上面写着“别给我寄钱来,让我爸妈看到不好。”

刘力琪心里一阵激动,心想,王绵真细心啊,对他真好。

在这以后,王绵一听到刘力琪喜欢的书,就立即去给他买到,然后寄给他。三年多的时间,刘力琪的书柜已经满满都是王绵给他买的各种各样的书籍,其中有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尤为珍贵,刘力琪就是靠自学这套丛书考上了大学。还有一部分书是他们俩都爱读的,往往是刘力琪读完后,王绵接着看,刘力琪看到好书也买下来寄给王绵看,这样在王绵家里也攒了一书柜的书。

刘力琪与王绵密切交往,不久就引起了双方亲友的注意。王绵的母亲王荣荣虽然是农村妇女,但为人善良和睿智。从王绵那次去看望刘力琪,并把原本送给姑姑的包子和鸡蛋都送给刘力琪吃了,她就意识到王绵是真心喜欢刘力琪了。

母亲并不保守,那时王绵已经十八周岁了,谈男朋友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她没想要阻拦,但她还是要帮女儿把把关。于是她抽空去趟小姑子的家了解刘力琪的情况。

王绵这家包括王绵本人对刘力琪的家庭情况了解很有限,只知道他父母都是个小学老师,兄弟姐妹连同他共有五人,上面还有爷爷奶奶,连同父母九口人,也是个大家庭。

在农民的眼里,判断一个知识青年家庭好坏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他们家里是否会邮寄东西来,要是家里会隔三差五寄些吃穿的物品来,这说明这个知青家境不错;要是还有人亲自来特别是骑着自行车或搭个汽车来看他,那家里的情况就很不一般了;要是没人来看,也很少有包裹邮寄来的,这个知青的家庭就是很普通了。

而刘力琪恰恰属于后一种情况。

这种情况让王绵的母亲王荣荣很满意。在她的心里,对方家境穷点正好与自己的家庭相配,与富裕人家攀亲家,这是当地农家所不愿意的,富人瞧不起穷亲戚,这是当地的共识,尤其是女方家长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给了人家了,人家不感谢也就罢了,还要遭人家白眼,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事。

但是王荣荣听王绵介绍说刘力琪非常爱好读书的事,她心里就有些疑惑了。而王绵没有看懂母亲的心思,还以为她是喜欢刘力琪的勤奋好学呢,于是就讲了几个例子:

“刘力琪可爱读书了,衣兜里总揣着书、笔记本,一歇息他就从兜里拿出书本,找个安静地方读书或者背记本本上的记的文章。

“听同他住在一起的知青讲,刘力琪每天都是早早就起床了,先是在晒谷坪上练拳脚,然后就去读书,有时都忘了吃早饭了,一听出工哨响,放下书就去干活。晚上读书都读到深更半夜了。”

王绵还想说下去,但母亲说话了,“这孩子不好好种田种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天天这么读书,思想能变好吗?”王荣荣若有所思地叹了口气说,“他这么用功读书,我们家王绵那个傻姑娘文化程度不高,哪配得上他呀!我看这门亲事不能成,就是成了以后也没有好结局。”

王绵觉得王荣荣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她的记忆中只听说过在有钱人家里受气的,没有听说过在有文化人家受气的。再说了,有文化没文化最后都不是一样种田吗?

王荣荣摇摇头说,“不一样。男人读了点书,心气就高了,想法就多了,做人做事就不踏实了。在农村就踏踏实实地种田种地,有空就在房前屋后多种菜栽树,养鱼养猪,有吃有喝,多好哇。”

后来,王荣荣看到刘力琪瘦骨嶙峋,弱不禁风的样子心里就更加不高兴了,一有机会,她就开导王绵早早与刘力琪断绝往来,另找一个实在人家嫁了算了,可不能干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事。

刘力琪也遇到一些阻力。这阻力主要来自同伴知青。几个伙伴都以为王绵是农村户口,刘力琪要是和她结婚了,只能一辈子当农民了,就得永远留在这穷乡僻壤了。

这种劝阻也是完全有道理的,也完全是出自真挚的好心好意。刘力琪并非完全不顾及这些,而是他的家庭让他放弃这种想法。因为家庭条件差,刘力琪从心底不愿意回家,他心甘情愿在下岭村当一辈子农民。

但是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刘力琪参加了高考并考上大学,这才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从一个穷知青到大学生,又变成干部,最后做到市里的领导干部。他的经历也印证了势比人强的道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