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葬送卫宁的一切535(1 / 2)

按照卫青的估计,他们用不了多久就会在这片土地发展建设起来。

随之而来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这里,又因为李沮带着五千兵马来到南越,桑弘羊和路充国也一同朝南越而来。

这么大动静,要说长安那边没有反应是不可能的。

卫青觉得大汉朝廷一定会派遣密探来南越查明情况,所以他才会建议现在他们就开始组建一批秘密情报机构。

这一批情报机构不需要去其他地方,只要能将这块南越东北城给密切监视住就行了。

卫宁深以为然,对卫青道:“舅舅,这件事就交给你办了。”

卫青颔首道:“好!”

……

这段时间,大汉朝廷焦头烂额,汉武帝也是如此,国内经济开始持续萎缩,当初征西将田千秋等五万士卒赶出南越境内,就让汉武帝气急败坏,口口声声扬言说要反攻征西朝廷。

可是过了这么久了,汉武帝依旧没有任何动作,不是不想,实在是因为经济跟不上。

随着李沮离开川蜀,川蜀的数个城镇已经彻底被川蜀蛮子占领,西边局势告危。

西北在王恢的拱卫下还算守住了,目前国内经济谈不上发展,依旧在持续萎靡,百姓民不聊生。

汉武帝需要发愁的事越来越多,不仅要重新恢复强汉的荣光,还要发展国内经济。

更让他头疼的无疑是继承人问题。

虽然现在他已经停止了嗑药,但他的病情却并没有因此就减轻,身子每况愈下,自然要为大汉江山的未来考虑。

可他现在已经不知道该选择谁来继承自己的江山。

目前最合适的人选一定是他和卫子夫生下的刘据。

可此前汉武帝并没有将刘据当成继承人来培养,现在培养起来似乎有点晚了。

但没有人比刘据更适合作为大汉江山的继承人,这逼着汉武帝不得不将目光和精力重新投入到刘据身上。

现在汉武帝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去调整三省六部,尽可能的让一些有才能的人升迁上来。

自己造的孽,跪着也要给自己擦屁股。

东南的地方郡守上书一封奏疏,说东南的大批量商人都在和南越人进行走私合作。

南越将许多珍惜的紫檀木全部走私运输到东南,东南商人获取大批量利益。

只是这个奏疏才上来没多久,东南上书的那个郡守就莫名其妙的死了。

很显然汉武帝此时意识到了东南的利益集团现在已经恐怖到了什么地步,他们为了钱财,连朝廷命官都敢杀?

还有南越人怎么会想起来做木材生意的?以前国门大开的时候,征西朝廷和大汉的合作也仅仅限于粮食,也没听说他要做木材生意?

刘屈氂现在是汉武帝唯一能商量事的人,现在汉武帝已经将他从兵部尚书提拔到了中书令。

刘屈氂沉思了一会儿,才道:“陛下,这可能不是征西的手笔。”

汉武帝微微愣了一下,道:“不是征西的手笔?那是谁的?”

刘屈氂想了想,道:“桑弘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