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龙山和议84(2 / 2)

虽然双方互相勾心斗角,但和谈还是在这样诡异的氛围下继续进行了。

总大将宇喜多秀家叹了口气,还是说道:“沈使君,我同几位奉行,商量了个方案,我们认为,让大明先派两名使者,跟随我们至釜山,同关白帐下进行书谈,向秀吉太阁‘乞和’,再请贵方以明朝皇帝的名义,派出另一名使者渡海至名护屋,同意恢复东瀛与明朝之间的勘合贸易通贡,这样一来,秀吉太阁就大概率会同意从朝鲜撤军了。”

“呵呵,贵方的意思,那这个渡海的人选?”沈惟敬笑着捻了捻胡须,看着眼前这位倭军的总将,他何尝听不出来倭方的这一提议,实际上倭方要求明朝方面派遣的使者,就是倭军用来要挟明军,掩护倭军撤退的人质。

不过在后续的会谈上,在这个使者的问题上,倭方的态度很坚决。

非沈惟敬,不作第二人选。

吴形心中暗自吐槽一声:“这些家伙怕不是被沈惟敬给坑怕了吧。”

诚然,上次和谈,双方刚刚达成初步协议,倭军的第一军团就被李如松打的丢盔弃甲;昨日使团刚到王京,倭军就丢了重要的卫城和补给据点龙山。

虽然这事儿看起来跟沈惟敬没什么关系,可里面的关系错综复杂实在是难以言明,在倭军看来,参与到昨晚事件中的所有人里,沈惟敬无疑是最大的获益者。

如果是沈惟敬顺水推舟策划的,可谓智近乎妖。

如果真的如明军所说这些都是巧合,诸多巧合,此乃天命,那压力更大了。

况且昨晚龙山的大火几乎烧毁了倭军超过三分之一的辎重粮草,并且明军那支不知道哪里来的舰队牢牢占据了龙山码头,如果倭军还坚持驻守在王京,那粮草枯竭不过是十余日的事情。

在中午的五人会议中,小西行长与宇喜多秀家以及另外三位奉行已经达成了协议:无论如何,倭军也必须撤出王京,向补给更为方便的釜山撤退。

手里有部队的大名,才是大名;手里部队打光了的大名,回去只是被拔光了的刺猬,只能任人宰割。

不过沈惟敬也有难处,为了推动和谈的顺利进行,他对倭方提出的这一要求表示基本同意,但他要求倭军必须在三日内之前从朝鲜王京开始撤出,并同时释放朝鲜王子。

沈惟敬向小西行长承诺,倭军履行这两个条件之后,明朝也会立刻同意通贡。

是夜,沈惟敬在小范围内宴请了吴形与来自白玉京舰队的客人以示答谢。

酒桌上沈惟敬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侃侃而谈,吴形才得知了其中的一些内幕。

在这时他代表大明,答应倭方提出的通贡要求,实际上是得到了兵部尚书石星石大人的默许的,并不是如他前一次谈判时的信口开河。

在战场上,由于明军自碧蹄馆之后在战场上始终难以打开局面,况且在朝鲜作战并没有阁老们想象的那样主场作战的优势,三韩之地完全无法给明军提供后勤补给,辽东亦不是产量大省,所有的粮草都要从山东调运,硬撑下去粮草消耗巨大,运输成本也极高,在户部主事过的石星也知道,张居正攒下的那些家底都难以为继,加上现任内阁首辅赵志皋也认为朝鲜一战,对连续作战的大明来说并无什么收益,现阶段大明急需喘口气,等待海军重新建设,因此竭力主和,向来主战的石星的态度也逐渐转向暂先议和。

毕竟海军的建设,巨船重炮,水军演练也都需要时间。

趁着着倭方想要投降的这个机遇,他就想极力从朝鲜这个泥潭里抽身而出,将拳头收回来重新纂紧。

所以为了顺利的让倭军退兵,石星尚书授意沈惟敬,向倭军做出允许通贡的承诺只不过表面上要是在瞒着朝廷的情况下“阴许之”。

正是因为碧蹄馆之战的打击,加上明军士兵马匹粮食匮乏,水土不服导致战力受损的现实原因,宋李两人也急欲暂时中止战争,争取更多的时间,让从全国新调入辽东之兵重新整备。

第三日的会谈中,吴形见证了沈惟敬咄咄逼人,不禁暗自叫爽。

虽然倭军一副要把沈惟敬生吞活剥的表情,但是看到坐在他身后那个斗笠遮住眼睛,怀抱长剑打盹的青年男子,还是按捺住了怒火,不敢造次。

国家利益是秀吉太阁的,身家性命可是自己的。这些大名们想的还是很清楚的。

沈惟敬趁热打铁,继而向倭方提出一些其他要求:

如倭军退兵后,不得出兵全罗道;倭军撤兵之日,需要将王京内的余粮留下,不得焚毁或带走,同时必须留一倭将作为人质。

着急撤退的小西行长代表倭军承诺,对这些条件表示都可以接受。

双方在龙山行宫会馆你来我往的谈了一整天,终于在傍晚结束。

会后,小西行长与宇喜多秀家同奉行众一起,将沈惟敬的意思写成了书信,通过阴阳师传讯给了远在东瀛大阪城的丰臣秀吉。

当沈惟敬带着吴形等人走出会馆的时候,看到就连守卫王京的倭军将士们一闻和议之成,全军上下,莫不喜悦,欢声如雷。

夜里,沈惟敬将和谈的结果和合约初稿让吴章正传讯给宋应昌将军的大营之中,并在书信中详细说明了自己对和谈的意见。

而吴形此时,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那就是在碧蹄馆之战中用三千倭军俘虏交换被倭军俘获的八百明军士兵,要安排船队接他们回到辽东辽东。

而白玉京商行,就是沈惟敬代表朝廷所委托的负责接送这些被俘士兵的“民间商船”。

很快到了深夜,宋应昌经略的回信就传送到了吴章正的手中,转递给了沈惟敬。

对于小西行长原话提出的让大明派出特使去东瀛当作人质,沈惟敬只当作放屁,只是在回表中写了自己愿意亲赴东瀛,会见丰臣秀吉以劝降,讨来“关白降书”。

宋应昌不仅认可了沈惟敬的做法,也认可了可以从东瀛讨来“关白降书”的可能性。

在回信中写道:“此间和议,汝既专主,我不当欺朝鲜,亦不敢诬朝廷。尔须率策士五人,领倭东归东瀛,受关白降书以来。我得此,然后转旨请奏,封关白为王,使之进贡,勿令误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