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沙地笔谈87(1 / 2)

在明使这里,则是由通宵倭语的沈惟敬和吴形负责通译。

负责主要和谈的,则是沈惟敬、谢用梓、徐一贯进行。

到了釜山的第三天,沙地笔谈正式开始了。

吴形等人在釜山城的城主府的院子里,看着中央的黄金沙地。

吴形坐在正面的茶几上,负责将倭文翻译成汉文,交给一边的沈惟敬、谢用梓、徐一贯三人阅读,而三人再讨论过之后,再由沈惟敬口述汉文,由吴章正用方术写在沙地上。

不一片刻,黄金沙地上就浮现出倭文。

这正是在海的对岸,景辙玄苏的手笔:

“东瀛本欲向大明通好,借由朝鲜入明,然朝鲜全疑、废尚雨道之人,虽然于初始借道,但之后却占据险要之处,阻碍日军前路,这是朝鲜的欺诈行为。因此,东瀛就没有从两道撤兵。大明现今如与东瀛和亲,并尽快落实,东瀛定会立即收兵。东瀛与大明和观后,将会与大明缔结属国之约,成位大明属国。此后大明以东瀛为先驱,讨伐鞑靼,则鞑靼也会尽数归附大明,东瀛即使粉身碎骨,也欲报效大明皇帝之恩。”

哪怕是吴形对两国之间的军国格局不甚了解,也能够一眼就看穿东瀛人花言巧语背后的真实意图。

很明显东瀛人是要明朝与东瀛和亲,也就是让大明的公主下嫁东瀛。

这就是丰臣秀吉的狼子野心,利用大明的公主,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哪怕自己有一天去世了,大明的公主也能够成为他那刚出生的幼子的强援。

替大明征伐鞑靼,这番说辞的真实意图不明。

尽管当时的明朝刚刚平定哮拜之乱,但是总的来说,大明当时与蒙古各部包括此时的建州女真的统治者努尔哈赤,依旧维持着表面脆弱的和平,哪怕经过龙山一役,兵部也做了表面上的遮掩。

何况明朝此时也无心无暇顾及开疆拓士,为大明讨伐鞑粗,不过是秀吉抬高自身身价的漂亮大话而已。

不过谈判刚刚开始,沈惟敬等人也不好直接就撕破脸皮,他对着谢用梓、徐一贯两人使了个眼色,三人一直决定:“装糊涂。”

既然景辙玄苏所说“和亲”,那我们就理解为是指代大明东瀛两国通好,而不是两国联姻。

三人在支起了守密结界的房间中谈论片刻后,递给了等在一边的吴章正一封字条,而吴章正则双指朝上,比了个手诀,在黄金沙地上书写了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