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奇怪的和谈94(2 / 2)

石星内心深处的算盘打得精妙无比,他明白这次和谈的成功为宁波的舰队建设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而丰臣秀吉则怀揣着“攘外必先安内”的野心,希望借此机会巩固自己在日本的统治地位。尽管双方表面上都要维持对外强硬的表现以维持朝堂的平衡,但在心底里,他们都明白现在达成停战默契的重要性。

纵使有些人会认为把拳头缩回去是为了更重的打出去,但总会有人去指责这种暂时的退让。然而,无论外界如何评说,停战终究还是到来了,尽管它只是暂时的。

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色的宋应昌因此升官了,他的优异表现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升任右都御史,兵部侍郎的职务则由顾养谦接替。而李如松也因为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而获得了神皇帝的赏识,加官进爵,并授予他太子太保的头衔。

吴形也升官了,只不过不是一开始说好的千户,而是锦衣卫南镇抚司副千户,从五品,其月俸为十四石,听调兵部。

虽然这个没有一开始说的那么高,但是吴形还是比较满意。

和谈结束后,按照外交的常规流程,大明官员们开始着手准备送东瀛使团回国的各项事宜。然而,就在这个时刻,吴形却意外地发现内藤如安似乎并未完全满足,他拿出一份名单,这份名单的出现让吴形颇感意外。

这份名单并非寻常之物,它背后有着丰臣秀吉的授意,由小西行长精心草拟。名单上罗列的是一系列人名,这些人大多是倭军中的显赫大名和将领。在使团出发之前,小西行长慎重其事地将这份名单交给了内藤如安,并特地嘱托他,在合适的时机将其交出,以此作为大明对东瀛封官赏钱的依据。

然而,吴形和沈惟敬对此事一无所知。他们原本以为这只是内藤如安为了完成和谈而做出的一些常规准备。但当他们得知名单的真相后,才意识到其中的深意。沈惟敬更是向吴形透露,东瀛的大名们对大明的封赏充满了渴望,即便只是一张诏书,也足以让他们感到无比荣耀。

这份名单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东瀛将领们的个人荣誉,更是他们乃至丰臣秀吉追求了一生的东西——正统性。东瀛的由于长期的战乱和权力更迭,在习惯了各种下克上、被刺主公的东瀛文化中,许多大名和将军都是通过叛乱和夺篡自己的主公才获得了今日的地位。因此,他们对于正统封赏的渴望,是明人所无法完全理解的。

与此同时,吴形也没有闲着。他跟随蜜娜进行了大量的学习和补课,对离渊的了解逐渐深入。

明朝的办事效率明显比东瀛高得多,就在次月六月,神皇帝命内阁根据谈判的条款,对东瀛下发了谕旨,为了彰显大明的诚意和权威,神皇帝还特意任命临淮侯李宗城为正使,都指挥杨方亨和沈惟敬为副使,一同前往东瀛宣旨。而吴形作为全权介入此事的锦衣卫,自然也是随行前往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