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馆陶城下的楚旗!项诗诗的不安(2 / 2)

“妹妹、子瞻、逸少,我这里有个好消息。”项子虔见众人都在,赶紧凑了过来,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敢问兄长是什么消息?莫非是池太师得胜归来。”项诗诗方才还是一脸焦虑,此时的她心情瞬间大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是什么好消息。

“聪明莫过我妹,池太师已经剿灭了叛军,明日就要抵达京城了,你们也都准备一下,明日随我一同迎接池太师。朕要给太师封个异姓王。”

项子虔激动的说着,他等待池太师的消息依旧很久了,只要等池太师一回来,他就可以着手准备消灭阉党的计划了,先皇惯着阉党,而他可不惯着。自己卧薪尝胆,甚至连宦官的衣服都穿了,这次总算可以一雪前耻了。

“臣苏轼为陛下贺,大楚少一祸害矣。”苏轼沉浸于项子虔的捷报中,并未注意到诸葛逸少的眼中充满了担忧。

山东境内。

“上官大人,你说我们是不是走错路了,怎么这么多天都没有池家这小子的踪迹,简直影响我立战功的心情。”

钱行铁显得有些急躁,前些时日刚攻破了济南府,使他信心大增,如今他正打算生擒池不疑,如果成功,那便又是大功一件。

“二将军不可,为将者,不倍兵以攻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之,不以宠而作威,或许池家那小子正龟缩在馆陶城内呢!我大军先在此修整,等斥候汇报再做决断。”

上官知信似乎看出了钱行铁立功心切,于是急忙劝诫,同时他对前方不明朗的局势将信将疑,以为池不疑设下了伏兵,正等着他们往火坑里跳。

不一会儿,远处奔来一骑。

“禀报大人,小的发现馆陶城的兵力主要集中在卫河一侧,而东侧城门兵丁极少。”斥候将自己所看见的如数禀报,不敢有所遗漏。

“哈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二将军,大事可期也!”上官知信望着钱行铁大笑,因为此时,他已经有了破敌之策。

“先生何故发笑?”钱行铁望着突然大笑的上官知信,有些不知所措。

“二将军莫要忘了,前些时日大帅命令袁泰将军从邯郸出发,想是已经快到馆陶了。馆陶之西乃是卫河,袁泰将军进攻馆陶必然要强渡卫河。若你是馆陶知县,你会怎么办?”

上官知信询问着钱行铁,他想看看眼前的这个人,是否有所长进。

“如果我是馆陶知县,我一定会集中兵力守住卫河,想尽办法不让敌军过河。”钱行铁用上官知信之前说的办法换位思考,得出了这个结论。

“那就对了,既然馆陶之兵大部分都去守河了,城防一定空虚。谁会想到自己屁股后面会起火呢?这馆陶知县想必也还不知道济南府已经失了。他现在的情况,说白了,就是盘踞在我们势力中间的一支孤军。”

作为谋士同时又兼任老师的上官知信,耐心的为钱行铁讲解着前方战局。

“那我们等这狗官和袁泰大哥打起来之后再去攻城?”钱行铁似乎看出了上官知信的用途,并试探性的询问。

“二将军所言不虚,若是现在进攻,馆陶知县一定会将河边的守军全数撤回,这样即使袁泰将军来了,我们也不一定能立刻攻得下此城。大帅曾多次叮嘱我教你读书,没想到你长进如此之快。”

上官知信对钱行铁的回答非常满意,这段时间的钱行铁已经长进不少。

“嘿嘿,那是。”钱行铁得意的说着,能偶尔得到上官知信的认可,还是很开心的。

正在这时,袁泰的兵马到了。

“传令,搭设浮桥,强渡卫河。”袁泰从容不迫的指挥着,一边监督士卒,一边密切关注着远处的敌情。

片刻间,士卒纷纷踏着浮桥向前冲锋,远处的馆陶知县正用投石车和弓弩对着卫河上的敌军进行轮番抛、射。霎时间,清澈的卫河水也渐渐被血染红而为之断流。即便损伤极大,仍有几支部队成功过河,并向着陆地上的防御工事发起进攻。

“禀告二将军,袁将军和官军打起来了。”斥候再次来报。

“好,传我将令,全军出发攻克东门。”钱行铁立刻上马拔剑,亲自带着攻城部队向东侧城墙发起进攻,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或许是刚攻下济南府,发了赏赐,所以士气旺盛。一座座云梯架起,一个个士卒登上城楼。喊杀声、兵器的碰撞声,叮叮作响。东城守军虽拼死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战至夕阳,城楼上尽是守军尸体,放眼望去剩余的守军已屈指可数,纷纷溃散。

不久,东城门开了。

“报!上官大人,我军已经攻下了东门。”传讯兵说道。

“众将士,东门已破,随我冲,攻占馆陶城!”上官知信指挥着,准备策应从东门杀入的钱行铁。

话音刚落。

“杀!!!”士卒们齐声高呼的涌向馆陶城。

此时,馆陶知县还在西门前卫河阵地指挥作战。

“报知县大人!大事不好了,东门失守了。”城内败退的东门守将拖着受伤的双腿,最后体力不支的倒在馆陶知县面前。

“什么?怎么可能?济南府有老太师坐镇,更何况池小将军前番刚刚领兵前往济南府,后方怎么可能会有敌军?”馆陶知县一脸惊恐,他忽然感觉大事不妙,当他回头向馆陶城望去时。

突然!

城头的楚字大旗缓缓从空中落下,无力的躺在了地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