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传说中的传说38(2 / 2)

这样绝色的丽女不要说小小的勐纳,即便是找遍全云南恐怕也难找出第二个。

康乾龙被她的美丽熏得差点眩晕过去。

这可真是佛祖的庇佑,让这位仙女来到了老子的面前!

康乾坤并没说错,这位今年刚满15岁的少女来自南卯江畔的翡翠寨,名叫梅恩,意为水晶般漂亮的女人。

然而此时的她却被康乾坤粗野的举动惊吓得花容失色,瑟缩发抖。

“哈哈!这哨长得竟然长得比散花仙女还要漂亮!莫大!将她带回府衙,等老子拜过佛后就来开苞尝鲜!”康乾坤色迷迷地吩咐莫大。

康乾坤的话仿佛晴天霹雳,猛地将所有的人震慑住了。

惊恐万状的少女当即吓晕过去。

全场的人无不睁着惊恐、怜悯、愤慨而又无奈的目光瞅着早已昏厥倒地的少女。

莫大是康府掌印夫人陪嫁过来的一位远房亲戚,被众人愤激的神情吓了一跳,担心主人光天化日之下的恶行引发民变。

可他深知主人凶暴的禀性,说出的话一言九鼎,绝不更改,惹恼了他,自己准挨一顿暴打,弄不好还可能被扔进水牢。

想到这里,莫大小心翼翼地提醒主人:“老爷,大佛爷等着念经呢。这个时候弄这哨……怕会亵渎了佛祖……”

话未说完,莫大头上就挨了数下皮鞭。

“混蛋!你他妈的活得不耐烦了!敢用佛祖压我!”此时的康乾坤早已欲火浓烈,勃然大怒。

莫大不敢再劝,手一挥,两条纹着青龙的壮汉立时朝梅恩冲了过去……

就在这刹那之间,突见梅恩身旁闪出一条人影,只几下就将那两条彪汉打得鬼哭呐喊,瘫软在地。

出手的青年正是梅恩的未婚夫巴耶。

巴耶出生在蓑衣江下游象山下的象寨。

这是蓑衣江流域最赫赫有名的象族山寨。

一个以高超捕象绝技闻名于世的少数民族。

民间传说这个以猎象为生的民族就是当年象神达斯的后裔。

这个偏僻的山寨因为靠猎象及驯养大象为生,所以被人称为象寨。

暴戾恣睢的康乾坤见有人胆敢与他作对,勃然大怒,待看清出手的青年不是别人而是被坊间誉为天童巴耶的人时,不禁大吃一惊。立时想起此人的来历……

【蓑衣江畔•象族部落】

在遥远而又偏僻的象寨,住着一位名叫巴桑的猎人。

坊间传说,巴桑的祖先乃是当年护送南玛甘蒂进入勐纳密林的那位象神达斯的后代。

但传说总归是传说,现在的这位巴桑却真是穷得叮当响。他除了会祖传的捕象技能外,其他谋生技艺一样不会。更为要命的是,夫妻二人命中缺子,人到中年,膝下仍无一男半女。为了能有一个能继承绝技的儿子,夫妻二人经常前往象神庙中祭拜象神达斯,祈求象神赐给他们夫妇俩一个宝贝儿子。

这天正逢一年一度的清明佳节,巴桑跟随爱妻前往象山祭奠父母。

因为为坟茔除草培土,供奉果蔬三牲,晚归时已是满天月辉。

当夫妇二人踏着斑驳陆离的月光来到祭祀象神的神庙前,突听草丛中传来阵阵清脆的婴儿啼叫声。

巴桑夫妇初时以为是附近村寨中某家夫妇的婴孩啼哭,正想离开时,却发现婴儿的啼哭声就在附近。

夫妻俩担心婴儿的安危,急忙四处寻找。

当他俩循着哭声来到象庙的左侧时,只见月光下的象草上躺着一个粉妆玉琢的男婴。

令巴桑夫妇惊愕万分的是,一头母象正斜躺在草地上给婴儿喂奶。

看见巴桑夫妇,母象立起身来,伸出长鼻将婴儿卷抱起来,送到巴桑夫妇的面前。

当巴桑妻子接过婴儿,母象便用长长的鼻子朝俩人土下连甩三下,嘟嘟囔囔地着人类听不懂的象语。

艰涩难懂的象语,也许别人听不懂,但巴桑听得懂。

母象说的象语是:这孩子是象神送给你们的礼物!希望你们好生扶养。

热泪盈盈的巴桑夫妇急忙跪下叩谢象神送子之恩。

母象说完,转身朝森林深处缓缓走去……

巴桑夫妇大喜过望,立即抱起婴儿朝家中奔去。

巴桑夫妇心知婴儿是象神达斯送的,遂将婴儿取名为天童巴耶,意即象神之子。

两年之后,巴妻怀孕生女。夫妇俩便将女儿取名为地童巴妺。

象族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套传奇而苛严的规矩:男人出外捕象,除了活象之外,不能携带任何东西回家,即使是象牙也不行。

男人出门猎象后,其家人不能理发,不能梳头,也不能留亲戚朋友在家过夜。

他们相信,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就会激怒象神达斯,给部落及亲人带来灾难。

巴桑是象寨中首屈一指的捕象高手。

他家有两种世代秘不外传的捕象绝活。

一种是使用以象克象的战术。

象圈内驯养着诱象、围攻象及斗象。

捕捉野象时,先用诱象引诱野象出现,然后使用让围攻象将野象团团围困,再让斗象将其逼入巨坑饿其数天,待野象的霸气野性彻底丧失后,再用祖传的神祕象语与野象交谈,直至野象完全表示忠顺主人为止。

巴桑家传的另一项猎象绝活是,善于使用长达30余米的牛皮套绳去套野象的后脚,套术百发百中。

野象被套住后,巴桑便会疾如闪电般地纵上象背,用一柄类似镰刀的木棒架在野象的脖颈上,用象语喝令野象归服降顺。

巴耶从小就跟随父亲进山练习捕象绝技,13岁时已成为象山地区精通象语的捕象高手,捕象驯象绝艺仅次于父亲。

因为他是象神送来的礼物,乡亲便将他昵称为:象神天童。

由于巴耶父子高超的绝技,父子俩成为象族中最具影响的领军人物。就连当地的土司山官对他俩都尊崇有礼。

【象山匪巢】

象山林壑深邃,峭壁屏列,其中有一座最险峻的高山,名叫薄刀岭。

山上盘踞着一伙专门打家劫舍、无恶不做的凶悍山匪。

山匪寨主名叫霸山虎。

原是一个贪婪残暴的江洋大盗,在一次分脏不均的火并后,身负重伤的霸山虎逃亡来到峰峦叠嶂的薄刀岭。

霸山虎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一心幻想成为称霸蓑衣江两岸的霸主。

为了能与康乾坤分庭抗礼,他花重金购买了几十条钢枪,招收了30余名地痞流氓、土匪及溃兵。有枪有兵之后,便自封为象山民团司令。

要扩充势力,称霸一方,必须有庞大的巨额财富为后盾。

霸山虎想用以象养军的办法,用盗卖象牙的高额利润来支撑庞大的军备开支。

为此,他曾多次进入象寨邀约巴桑与之结盟。但深知霸山虎种种恶行的巴桑,断然拒绝。

恼羞成怒的霸山虎便心生恶计,来到勐纳宣抚使司署向康乾坤密告了两条消息。

其一,象寨内藏匿着上千只象牙。

其二,污陷巴桑组织象兵,企图推翻康乾龙的统治。他向康乾坤允诺,攻陷象寨后,俩人平分埋藏在山寨内的全部象牙。

对象牙早就垂涎已久的康乾坤对象寨藏匿众多象牙的传闻深信不疑。立即同意了霸山虎的建议。

在土司兵的配合下,霸山虎血洗了象寨。

巴桑逃进了莽莽林海。

抓不到巴桑父子,暴跳如雷的霸山虎扬言巴桑再不出来,便用机枪扫射杀500余名无辜的村民。

为了保护乡亲,巴桑毅然挺身而出。因拒绝替霸山虎残杀野象,被霸山虎亲手杀害。

霸山虎血洗象寨后,为了斩草除根,率匪兵追杀巴桑妻儿。

巴桑的妻子为了掩护儿子与女儿被霸山虎杀害后投尸蓑衣江。

为了躲避霸山虎的追杀,年幼的巴耶带着更年幼的妹妹东逃西躲,亡命天涯。

时光如同蓑衣江畔旋转的风车,缓慢而沉闷。

在沧海变桑田的漫长岁月中,巴耶兄妹逐渐长大成人。

巴耶为了报仇雪恨,几次潜进山寨暗杀都以失败告终。

为逃避霸山虎的报复追杀,巴耶孤身一人逃入缅甸。

他因自己几次报仇均因技艺不精而功败垂成,遂萌生拜师学艺的心愿。

经过多方探访,终于探听到来自中国的慧明禅师正在蒲甘的云天寺内讲经说法。

这位高僧年轻时曾在嵩山少林寺学习武术。是一位隐居佛门的武林高手。

巴耶便带着妺妺前往佛教圣地蒲甘求拜慧明为师。

慧明禅师听完巴耶的诉说后,怜悯兄妹俩的悲惨遭遇,不仅收留了他俩,还将一身武功悉心传授。

慧明圆寂后,巴耶听说云南讲武堂正在招生,便拜别了云天寺,前往昆明投军。

一年之后,勤学苦练的巴耶终于成为一名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继后,成为滇军排长的巴耶跟随被唐继尧任命为北伐军先遣军司令的顾品珍远征四川。

此时,正值军阀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年代。

这年春天,出师不利的顾品珍在柳州郊外遇刺身亡。

一腔报国热血化为灰烬的巴耶怀着满腔的悲愤离开了部队,开始浪迹天涯,除暴安良。

这年秋天,身怀绝技的巴耶兄妹化装成两名泰国僧人,在一个狂风暴雨的深夜潜入象山,亲手击毙了霸山虎,然后放了一把火将匪寨烧得干干净净。

报了血海深仇之后的巴耶兄妹从此浪迹江湖,行侠仗义,杀富济贫。

从此,象神巴耶名声鹊起,被蓑衣江流域众多部落誉为战神。

【蓑衣江畔•大青树下】

这年的清明过后,天童巴耶与地童巴妹在祭奠父母及慧明恩师的坟茔后,由蒲甘乘坐独轮牛车前往位于蓑衣江畔的南卯镇。

南卯镇是中国丝绸之路的末端,从这里可沿丝绸之路进入东南亚及南亚诸国,历来车水马龙,商贾云集。

巴耶兄妹到达这座南方丝路古镇的当天,恰逢当地泼水节前夕的采花节。

刚进镇,巴耶兄妺就被南卯镇婀娜多姿的美丽景色及鲜花所迷住,便寻了个旅店住将下来。

俩兄妹虽说从小在蓑衣江流域长大,但因国仇家恨的原因,从未好好过过泼水节。这时家仇已报,有了闲情逸致,便准备在这里好好过过泼水之瘾。

这天傍晚,当夕阳的夕晖将蓑衣江映照得波光粼粼的时候,兄妹二人一面吃着他俩最喜爱吃的泼水粑粑一面欣赏着江岸佛塔的美景。

也许是天缘注定,巴耶来到南卯的这几天,恰逢英国军官约翰•道尔从印度的阿萨姆邦度假归来,准备从南卯镇回归英国驻曼德勒的兵团军营。

约翰•道尔出身于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

青年时期曾随任爱丁堡警察总监的父亲常驻爱丁堡,接受过多年的良好教育。尤其崇尚东方文化。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毕业后,成为英国皇家驻缅兵团的一名少校军官。

约翰虽然是一名职业军人,却极富侠义精神。当他看到身揹卡宾枪的南卯土司兵吊儿郎当、欺善怕恶,魚肉百姓,十分愤慨,便存心杀杀他们的凶焰,于是摆下擂台,向南卯土司挑战比赛枪法。

南卯土司明知自己的手下不是洋人的对手,却也咽不下这口窝囊气,硬着头皮接受了挑战。

盎格鲁---撒克逊人天生具有一种不良的陋习,就是喜欢给别人立规矩。

约翰•道尔也不例外,得意洋洋地制定了本场比赛的规矩。

这项比赛的规矩为:在百米之处,设一竹竿,竹稍上悬挂一只麻雀,每次比射一枪,只许断绳,不许射伤麻雀。

双方下的赌注是,如约翰输,则由约翰送给土司10支崭新的卡宾枪。如土司输,土司则将自己的白象座骑拱手相送约翰。

这些一贯只会吹牛拍马、欺善怕恶的土司兵哪里是神枪手约翰的下饭菜。

三场比赛,三场败北。南卯土司气得脸色发青,当众宣传,有谁嬴了洋鬼子,就赏他10亩良田。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下就有几名靠打猎为生的猎人参加比赛。

然而几场比赛之后,这几名猎人仍然不是约翰的对手。垂头丧气的南卯土司气得跺脚。

趾高气扬的约翰•道尔则哈哈大笑,即命手下一名红布包头的印度士兵去牵大青树下的白象。

这头善解人意的白象乃是南卯土司最心爱的宝贝,看见对方去牵白象,又羞又怒,又气又痛,只觉喉咙发甜,喷出血来。

正当众司官慌乱、懊恼之间,却听空中传来一声长啸,接着又传来数声谁也听不懂的语言。令人奇异的是,这头善解人意的白象立即咆哮反抗。违抗与它相依为命10余年的象奴命令,白象的公开抗命令驯养它的象奴惊愕万分。

就在这时,身穿一身傣族服饰的巴耶出现在白象的面前。

令全场百姓惊讶的是,巴耶才一出现,这头白象竟像见到亲人般地对这位陌生的青年万分亲呢。

旋即,一象一人,犹如多年未曾相见的亲人,亲密无间地娓娓而谈。

当然,巴耶与白象的谈话宛如天书,谁也听不懂。

人群中响起-位老人惊惧的话音:“啊嘎!他会说象语!”

“象语!?这青年是什么来历?怎么会说象语?”

“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象神达斯……投胎转世!?”

“是啊!只有象神才会说象语啊!”

巴耶朝满脸惊愕的人们微微一笑,转身对也是惊疑不止的约翰说道:“先生且慢牵象,咱俩可否再来比试比试?”

约翰的眸子飘起两片疑云,巴耶刚才不俗的表现让他大吃一惊。

他曾多年生活在印度。印度象多,能说象语的象奴大有人在,只是精熟程度不同而已。自己虽然听不懂象语,毕竟並不陌生,所以并不感到惊讶。

约翰因自幼崇信神秘的东方文化,特别痴迷中国古老且神秘的东方文化,深知中国地大物博,山林湖海之中往往英雄辈出,藏龙卧虎。当下不敢大意,含笑问道:“阁下想怎样比试?”

巴耶指着百米之外正在大青树下啄草的10余只鸡道:“您看哪儿有10多只鸡儿,其中有两只黑花母鸡,咱俩就站在这儿仅比一枪,看看谁能射中其中的一只。”

这群小鸡显然出窝不久,个个仅比拳头大不了多少,又有青草遮蔽,要想射中不仅眼力要好,枪术更要精巧。

因而此言一出,全场百姓都吓了一跳,惊讶地瞅着这位陌生的青年。

约翰更是惊讶得瞠目咋舌。他想不到对手竟会出此刁钻古怪的难题,再次扫了眼前的这位青年一眼,见他从容不迫,神闲气定,心便怯了。

约翰出身贵族之家,毕业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长期的书香熏濡浸润,极富绅士风度。谦恭地说道:“好。就照先生说的办法比赛。”

巴耶道:“先生是客,请先生赐教。”

约翰与乡人听巴耶先让约翰开枪,均吃了一惊,需知枪声一响,鸡群顿然惊恐逃蹿,再想射杀岂非难上加难。

约翰愤懑地说声:“这可是你自找的!”

言毕枪响,一只黑花母鸡果然应声倒地。

枪声骤响,鸡群果然惊慌失措,狂飞乱蹿。

约翰得意洋洋地对巴耶说道:“先生,该你了。”

话音刚落,只见巴耶手指一弹,那只正欲飞进草丛的黑花母鸡应声倒下。

击中这只黑花母鸡的是一枚比拇指还小的石子。

这是标准的少林功夫----弹指神通。

全场顿时欢声雷动。

待众人前去观看时,这才惊讶地发现,约翰射中的哪只小鸡头被子弹射中,早没命了。巴耶击中的哪只小鸡却仅伤了右腿,仍在地上挣扎。

约翰虽然心惊,却不服气,眼珠滴溜溜地一转,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草坪上一头黄牛与一头黑牛正在疯狂地搏斗。

约翰指着正在打架的牛说道;“咱俩比比谁可以制止它俩搏斗?”

巴耶点头表示同意,并说:“先生是客,请先出手。”

约翰道:“我先出手,如牛死了或者跑了,你没了牛咋办?”

南卯土司见巴耶嬴了一场,喜不自胜地笑道:“咱们这儿牛多的是,先生只管放心比赛就是。”

约翰冷笑一声,甩手就是一枪。然而正是这看似漫不经心的一枪却正正击中了黑牛的天灵盖,它甚至还来不及哼哧一声,便倒地身亡。同时,枪声也将那头幸存的黄牛惊吓得跑进了一片茂密的芭蕉林中。

面呈傲慢得色的约翰对巴耶说道:“该你了!”

此时,司官已按土司的吩咐,早已从牛厩内又赶来了两头雄壮好斗的健牛。为了便于好区分,司官这次牵来的也是一头黄牛和一头黑牛。

千百年来,蓑衣江流域也像西班牙一样,对斗牛和斗鸡有着特殊的兴趣,一听有斗牛戏看,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赶来观看。时间不长,围观的人群便将草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牛入场后,好戏开场。负责斗牛的头人也像西班牙斗牛士一样,举着一件油腻的外衣挑逗斗牛。在头人不停的挑斗下,这两头健牛从不愿意相斗逐渐变得暴躁凶野起来。最终野性激发开始搏斗……

在人们疯狂的呼喊声,两牛越斗越凶,越斗越疯狂。其蛮野暴躁凶残的程度比刚才的两牛拼搏更加凶险。

约翰对巴耶不怀好意地笑道:“该先生上场了。”

巴耶接过巴妹递来的皮索,朝正激烈搏斗的两牛疾奔过去。两头斗牛突见有人过来,顿时将疯劲狂泄到了此人的身上,立时便将巴耶围在中间,并用锐利的双角去猛烈撞击巴耶。

巴耶不断地挥舞着皮索,觑准时机,只见舞成圆圈的皮索朝黑牛额头疾飞而去。他采用的是象族千百年来秘不传人的猎象办法。电光石火间,皮索正正套住了黑牛的双角。也就在这电光石火的刹那之间,巴耶已闪电般地纵上与牛身,用拳头猛击牛头……

黑牛厉吼数声,终于停止了挣扎。

在人群的欢呼声中,巴耶牵着驯顺的黑牛朝约翰走去。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刚才还蛮横好斗的黄牛此时竟然也像斗败的公鸡一样,垂头丧气地跟着黑牛的屁股慢慢走来。

顿时,草场欢声雷动……

仍未服气的约翰望了江边的码头一眼,那儿停着一艘漂亮的快艇。那是他为了游玩江景特意购买的一艘崭新快艇。看见快艇,约翰的心中又萌生出一个新的花样。他指着滔滔滚滚的江水说道;“咱们再比一场。看谁先到达江的对岸。”

巴耶望望江中的快艇,一时没了主意。走南闯北的他自然知道快艇那劈波斩浪,疾风迅雷的性能,面对西方最先进的水上利器,自己又如何应对呢?正当他犹豫不决之时,突然看到江岸上摆着数十根长约丈余,碗口粗的龙竹时,不禁微微一笑。同意了约翰的挑战。

此时,南卯土司也正为没有渡江利器而发愁,见巴耶同意挑战,不禁吓了一跳。正想阻止,却见他俩已朝码头大步走去,只好尾随而去。

挑战开始,快艇如离弦之箭般地在江面疾飞……

巴耶则手持一根细竹跳上一根龙竹。上竹后清啸一声,疾追上去……

一艇一竹,飞驰江面……

巴耶的驭竹之法来自慧明禅师的嫡系亲传。

----梁武帝时,印度的达摩祖师来中国传教之时,因与武帝心意不契离开金陵。到长江边见武帝派人来追,便顺手折下一枝苇杆,掷于江中代舟渡江北去。

此时,巴耶采用的正是少林达摩祖师的渡江之术。

数分钟后,一艇一竹几乎同时到达彼岸。

这一场比赛,打成了平手。

三场比赛,不分伯仲,打成平局。

虽说打成平局,但其中的优劣不言而谕。

喜欢给别人制定规矩的人,当然也应当讲究文明,遵守规矩。

所以,讲究规矩的约翰输得心服口服,说声“先生奇才!约翰不如!”

约翰依约送给南卯土司10支新枪。

喜不自胜的土司见巴耶善使双枪,枪法百发百中,便聘他为贴身保镖。为了拢络这位神枪手,南卯土司还将印太最喜爱的贴身侍女梅恩许配给了巴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