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章 外憂內患(2 / 2)

“他們忍者軍最擅長偵查敵方的情報,可是他們的情況,外人卻絕難得悉。”朱希說道。“我們知己而不能知彼,就算天師和盧帥都能勝過他們,但在這五局三勝的比武大會之中,不知道他們還會派出甚麼人出戰了。”

目前天師道中,武功高強的,除了天師和盧帥,還有三名天師的師兄弟,不過應該也不比後上之秀的道覆高明多少。

還有一年之期,我能突飛猛進,成為參賽者之一嗎?

唉,不可能吧!

“外患說罷了,談談內憂吧!”盧帥說道。“阿非,建康城目前的局勢,你清楚嗎?”

“道覆兄在途上已經跟我談過了,最大的憂慮,就是和我們分庭抗禮的北府軍吧?”我回答說。“不過近幾個月有甚麼變化,我們還未清楚。”

由於朝廷一直忽視南國海盜的問題,天師道軍乘勢而起,一邊派員防守沿海城市,一邊擴展軍力,從交州逐漸的遷移到建康城來。

朝廷眼看天師道軍規模漸大,便開始擔心了,五年前曾派官員前來遊說前任的天師孫泰,也就是孫恩的叔父,希望他加入朝廷為官,一舉收編天師道軍成為國軍。孫泰有感朝政混亂,加上自己乃修道之人,不願被朝廷所監管,因此婉拒。

朝廷招安不成,便指責孫泰有謀反之心,派出高手們把他殺害。但因為天師道在南方早已深得民心,引起各大城市的民眾強烈不滿,出現了叛亂的情況,幾乎就要演變成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一樣。

最後剛上任的丞相諸葛益走了出來,向民眾宣告表示事件純屬誤會,向天師道給予一筆賠償,并宣佈天師道軍的合法性,才能平息事件。

與此同時,諸葛益還表示要協助天師道軍對抗南方海盜,并防禦來自倭國的流民及長江一帶的盜賊,創立了北府軍。其實際的作用卻是為了阻止天師道軍繼續擴展,并長期監視天師道軍的動態,從內部進行挖角,分化,甚至破壞的秘密手段。

“北府軍畢竟是正規的國軍,發展迅速,只是短短幾年,在建康城內的軍力已勝於我們。”盧帥說道。“加上他們在長江兩岸的重鎮也設有軍營,兵力遍布徐州、兗州、荊州等地方,加上一直從草廬書院中選出各種人才擔任軍職,實力之強,已不可忽視了。”

以我原來世界的歷史中得知,東晉年間的孫恩和盧循所帶領的天師道軍,確實發動了叛亂,最終被北府軍所殲滅。

雖然異世界的歷史不同,這個盧循

也確實是個為民請命的英雄人物,可是孫恩的個性如何,我并不清楚,如果他們真的要發動叛亂,我恐怕是難以獨善其身了。

“朝廷開始關心南方的人民,派兵協助維持治安,不是一件好事嗎?”我鼓起了勇氣,裝作無知的試探問道:“為甚麼反而會令我們擔憂呢?”

“阿非,你還是太年輕了。”盧帥搖頭嘆道。“若然北府軍真的是為國為民,我們當然樂意跟他們合作。可是事實上,北府軍一直擺出組軍未完善的樣子,沒有派兵跟南方海盜作戰過,甚至多次暗中抽我們的後腿,例如在我軍準備出海迎戰前刻意囤積軍糧,平日又在我們打造兵器、建造戰船時,派出建康的官員諸般留難。”

“確實如此啊!”朱希嘆道。“北府兵的大將軍劉牢之,上個月前曾親自來找我,要求我的淮揚軍向他們投誠,我自然是拒絕了。自此之後,他們卻經常派人騷擾我們,有時說是懷疑有江洋大盜窩藏,要檢查我們軍營有無可疑人物,有時說是要調查貨物中有無違禁品,扣起我們的船隊數天不放。”

所謂窮不與富鬥,民不與官爭,我們天師道要和擁有丞相諸葛益為後盾的北府兵抗爭,確實是難上加難。

既然如此,我們天師道軍為何不干脆接受朝廷招安,取得軍職,名正言順地繼續打擊南國海盜呢?

當然,就算我再笨,也知道這是絕對不能詢問的,若然盧帥真的有叛亂之心,說不定當場就會把我殺了。

“正如我剛才所說,如果北府軍真的為國為民,我們自然很高興。”盧帥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慮,進一步補充說:“可是實際上,他們懷疑我們想造反,我們亦懷疑他們想造反啊!因為諸葛益的行動,實在太可疑了。”

“啊?為甚麼呢?”我吃驚地問道。

“北府兵的軍權,是由丞相諸葛益親自指揮的。”道覆向解釋道。“美其名是減輕朝廷及皇上的壓力,但實際上卻是打破了自百多年前,諸葛亮所制定下來的規限。”

“沒錯,當年諸葛亮自出山以後,取得兵權,替劉備南征北討,先攻下荊、益州二州,再北上佔領雍州、涼州,最後在司隸擊敗曹丕所屬的魏國。”朱希解釋道。“吳國的孫權深知無法抗衡,便率眾歸降,三國因此再次統一起來。”

“而自統一中土以後,朝鮮、倭國等小國,亦自願成為附屬國,漢朝便再次出現和平的景象。”盧帥說道。“當時的丞相諸葛亮亦深知鳥盡弓藏之道理,便把軍權交還給劉備,并公開宣佈,諸葛家族從此在朝只能擔任文職,不可再掌管兵權。”

“那麼諸葛益現在不是打破了這限制嗎?”我奇道。“難道他不怕被皇上追究責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