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三藩与郑明360(1 / 1)

顺利的铲除了鳌拜集团以后的少年康熙皇帝,正式的亲政以后,就面临着三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就是那就是我们今天都众所周知的三藩、漕运、河务。

好歹的后面的这两项,只要是你的时间够用,慢慢就会全部解决,到是三番的问题可是不小的麻烦。

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这三位前面我也说过,他们都是明末的叛臣。投降以后帮助满清政府,几乎就打下了清朝的半壁江山。

后来他们都破格封为三位异姓王,而且还是世袭罔替的那种,和八大铁帽子王基本就是一个待遇。

一般像这种藩王割据的情况,多数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这一点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类似的情况,无一例外的都是通过战争来解决的。

康熙十二年,尚可喜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主动申请撤番,这下倒是正中了康熙的下怀。

就在康熙皇帝痛快的同意了尚可喜撤番要求之后,康熙皇帝就拿着尚可喜当成了正面教材,并且还让剩下的两个藩王,也多向尚可喜同志多学习学习。

但是你想想这里面还有一个浪子吴三桂,他当年为了陈圆圆,能放弃了整个大明王朝,现在你要是裁撤了他的藩王,那他还不跟你急眼?

于是公元1637年的11月21日,吴三桂就杀了云贵总督朱国治,随后就起兵返清,而耿精忠和尚可喜则是随即响应,到此为止三番叛乱拉来了序幕。

由于朝廷对三番叛乱的估计不足,所以在叛乱初期,三番很快就占领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湖南、四川等省,以及湖北、浙江、陕西、甘肃等部分地区。

同时!本来是援助清军的察哈尔王,也在半路勤王的路上来了一个倒打一耙,并且还打算进北京捞上一把,弄不好这就是清朝版本的土木堡之变了。

孝庄太皇太后面对这个局面,就随手从袖管里掏出一支毛笔,随随便便就组织了一只家奴军,随后周培公就率领着这支由王公贵族的家奴组成的军队平定了察哈尔王的叛乱。

另外就是就是那个所谓的朱三太子,也同时组织了的太监叛乱,而这件事情也是差点就逼的康熙退位了。

不过最后挺过来了的康熙皇帝,很快就组织好了剿灭三番的策略。直到山西巡抚王辅臣的加入才彻底扭转了战局,直到公元1861年,康熙皇帝才彻底的消灭了三番之乱。

随后到了康熙二十年,台湾郑成功之子郑经去世,当时年仅12岁的郑克爽继位。

还有那个冯锡范大家都知道吧?对了!他就是那个《鹿鼎记》上的那个什么,外号叫做一剑飚血的冯锡范,就是这个冯锡范最后就和刘国轩两个人一起掌握了台湾政权,

当时的福建总督姚启圣,就向康熙推荐了海霹雳施琅出来作为平台水师的主帅。

这位施琅本来是台湾水师的提督,后来被刘国轩陷害,全家老小都被郑克爽所杀。

最后万念俱灰的施琅,投降了康熙皇帝以后,于康熙二十二年,带领福建水师占领了台湾。

到了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了一府三县,至此满清这才算彻底的扫除了明末余党,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彻底的完成了大统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