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破除陋习138(2 / 2)

“是,臣等领旨!”

“都下去吧!”

听到这,众人这才如蒙大赦一般,擦着冷汗退了下去。

直到这时,一旁的开济才趁机上前请示道:“皇上,问题既已解决,臣便斗胆请皇上决定一下开榜的日子,以及殿试的日期,以便臣提前做好准备。”

“自然是越快越好,就明日好了,明日开榜,至于殿试……就定在开榜的三天以后,在奉天殿举行,你着礼部马上准备着。”

“臣遵旨!”

“去吧!”

“是!臣告退!”

直到开济走后,朱元璋这才转头对太子朱标问道:“标儿啊,你知道爹为何这么急于取仕,而且要多多取仕吗?”

“父皇说过,要赐学子们恩典,使那些读书人迅速归化于大明新朝,为朝廷所用。”朱标一板一眼地回道。

不想朱元璋却却轻笑了一声,“不光如此啊,一转眼,爹坐上这个皇位也十多年了,南方各省的民生基本上已经复苏,百业也日渐兴旺,相形之下,北方却只是初定,对于朝廷还或多或少地心存芥蒂,不过咱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们这样的想法就会彻底改变,届时朝廷各部院还有各省州府县,都需要俊才干吏,才能让整个朝廷顺利地运转起来。可现如今咱这大明,武将们多,文臣们少,现在好些个什么知府知县呀,还是过去的那些将军们,还有千总们改行过去的,那怎么成啊?总之一句话,靠那帮武将们来治理地方,只不过是暂时的权宜之计,真正要治理一方,还得让这些文臣来才行,所以咱们要赶紧的在各省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来,推他们入朝,顶替那些骄兵悍将们!”

“父皇圣见!不过儿臣对那些新进的仕子们也有所担心。”

“哦?”朱元璋听了不由得一愣,“你担心什么呀?”

“儿臣曾经跟相国公等人议论过此事,臣等都认为这拨新科进士,虽属英才,但毕竟良莠不齐,有的人或许才高八斗,满腹文墨,但却对民间的田亩税赋,朝廷的典章律令一片茫然,有的人或许饱读诗书,博览古今,但却是浑身呆气五谷不分,这样的恐怕连一桩普通的公案也断不清楚,真要是把这样的人下放到地方为官,恐怕并非是百姓之福,反倒成了朝廷的祸害了。”

“嗯,说得好!”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其实爹也明白,俊才干吏在书院里是读不出来的,就拿那个李善长来说吧,从来就没有考上过进士。那依你看,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啊?”

“儿臣以为,金榜题名虽然足以让这些学子们光宗耀祖,但实际上从书生到能臣,却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而且能走到头的人其实很少,大多都倒在半道上了,所以在儿臣看来,朝廷有必要让他们明确这一点,以免他们过于娇纵轻狂,沾沾自喜,不至过于得意忘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