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141(2 / 2)

  王砚砚啃着鸭头的手指摁下录音键,“可我们俩还是甜甜蜜蜜地喜滋滋地在一起了啊,得亏咱们脸皮厚互相不撒手。”

  看着大家的发言,韩湘灵和陶莞脸上同时现出笑意,韩湘灵最后清清喉咙,“我……陶莞,我们……”

  陶莞收起手机,重新系上安全带,有点傲娇地昂起头,“那我可说不准咯。”她朝医生露出嘴角快咧到耳根的笑容,“再去找找答案,去深造,去探索新知吧。湘灵,我不着急了,我想先写好手头这本小说。你在求学中迈开脚步,我在写作里打开胸怀,本身就是‘一见喜。’。”

  韩湘灵全然懂她的心意,便发动了汽车,“那我就申请做你第一个读者吧。”

  (正文完)

  --------------------

  经过考虑,我不想贺绚和王洛英的故事总是以零碎的面貌穿插在故事中,所以想在番外里完整写她们的事。另外,文中那三对CP也会酌情继续写在番外中。请太太们耐心等等,九月中旬前应该能彻底完结。鞠躬。

  番外一

  从新加坡到上海,飘在海上的王洛英在月妈的陪伴下渐渐淡忘了一年前双亲先后离世的痛苦。她爱听马达“隆隆”的噪音,爱看被层层推开的白色浪花,爱凝视海平面上紫红的落日……更多的,是赴国还乡踊跃抗日的那份浓烈情怀激昂胸间。

  早就写在日军黑名单上的南洋抗日巨头陈嘉庚先生于一九三六年就号召捐赠国内十架战机,消息传遍新加坡后,那时年方十六岁的王洛英听到平素俭省、甚至有些爱财如命的父母商量,“咱们家能捐多少就捐多少,哪怕捐个螺旋桨、一根机翼也好。”

  三八年八月时,华侨筹赈祖国难民会最终成立,继承父母遗志的王洛英本就在月捐的基础上再献出五万法币机捐,但仅仅两个月后,广州沦陷了,而王洛英又接到楠城丰华镇老家人的越洋电报,催促她回国完成婚事。十八岁的女孩站在JAVA轮船公司的这艘邮轮船头,一会儿想着自己在前线冒着炮火和敌人周旋,一会儿又茫然于父母首肯的婚事:抗日和结婚是可混为一谈的吗?是能兼顾并行的?

  她问保姆月妈,老太太似乎有些羡慕,说嫁人还是需嫁的。她的自梳契姐妹哪怕一辈子不嫁人,死后都要找人配冥婚,“否则埋不进祖坟,孤魂野鬼的多可怜。”

  月妈和洛英的母亲早年就是广东同乡,一起闯到新加坡做苦劳攒钱寄回家乡与父兄,月妈总说洛英母亲运气好,能遇上个家境殷实为人踏实的男人托付终生,而她则蹉跎过了结婚的年纪,索性自梳。能不能死后进祖坟就是月妈最担心的事,她一面自豪于自己多年积蓄寄回家乡,供家里盖了四间气派瓦房,一面又操心后事还要花钱。洛英年纪轻,听到她的话不免笑她杞人忧天,“月妈,你就是我另一个妈妈,我当然负责你百年后安葬入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