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炼气化神汤158(1 / 2)

辰时末,逐渐有仙家或仙家门人登门恭祝。

率先登门的正是陈云好友、龙虎山张季文。

蛟道人在门外唱喏道:“龙虎山张季文先生前来恭贺老师成仙。”

话音刚落,刘海蟾带领张季文走进了客堂里面。

端坐在上座的陈云见状,当下要站起身迎接。

未曾想,张季文一进来立刻两足成八字自然站立,头、腰成自然弯弓状,如月牙,两手自然下垂于丹田处抱拳,边直身边举手,手上至口齐为度,用非常标准的姿势作揖,然后跪下来三叩首,口中朗声高呼道:“龙虎山张季文,见过陈真人。”

言罢,他站起身再行一揖。

在道教内部,叩拜礼有一揖一叩首再一揖,谓之“一礼”,这是比作揖较重的礼。

如今张季文一揖三叩首再一揖,也叫“一礼”,这是更进一步的重礼,一般在烧香敬神和对师尊行此礼。

另外,一礼三叩的礼连行三遍,叫“三礼九叩”,这是最隆重的大礼,只在对尊神行祝寿、庆贺大典时行此礼。

可以这么说,张季文如今行的礼仪,乃是道士平时活动时最隆重的,毕竟一礼三叩只有在对尊神进行祝寿、庆贺大典等时才会那么进行。

陈云自然看得出张季文对自己相处方式的改变。

他哑然失笑道:“贤弟,你我二人,还需如此客套?”

张季文嘿嘿一笑,“礼不可废,兄长你如今得道成仙,我自然要按仙礼拜之。”

说着,他将手中储物袋托至身前,“兄长,家父令我送来恭贺礼,还请笑纳。”

“谢天师。”陈云感谢了一声,侧头望向刘海蟾,“替我收下,奉茶。”

刘海蟾赶紧收下储物袋,又邀请张季文入座端上茶水。

这边陈云刚要和张季文叙叙旧。

外面又传来蛟道人唱喏的声音:“金泉山谢真人弟子韩自明先生前来恭贺老师成仙。”

刘海蟾又出去将人迎进来。

韩自明一进来便和张季文一样,对着陈云行了一揖三叩大礼,口中高呼道:“金泉山谢真人门下弟子韩自明,见过陈真人。”

陈云回谢了一声,邀请对方入座。

又同样让刘海蟾替自己收起礼物奉茶。

随后,一阵阵唱喏声延绵不断的传过来。

“重阳真人携门人前来恭贺老师得道成仙!”

“北祁山纯阳真人门下童子前来恭贺老师得道成仙!”

“药王李真人门下……”

“胡三太爷、柳太爷……”

“韩真人……”

大概巳时中,客堂里已经人满为患。

诸多仙家或仙家门人弟子,分成两排入座。

左侧坐着重阳真人、胡三太爷等已经得道仙家。

右侧坐着张季文、韩自明等还未得道成仙之人。

陈云令刘海蟾将一盘盘灵果端至众仙桌旁。

期间,他作为被恭贺对象,不停和众仙寒暄。

在经过小半天寒暄后,有不少仙家逐渐告辞。

陈云一一将众仙家送至老君观门外目送离开。

末了,只剩下诸多东北仙家还没有起身告辞。

陈云刚刚送完师侄重阳真人离开。

对方虽然是吕洞宾弟子,名义上是自己师侄,但实际上,吕洞宾已经自成一脉,重阳真人又自成一脉。

对方出于尊敬称呼自己为师叔。

若是不尊敬,完全可以同辈相称。

陈云不是不识趣的人,自然要亲自送重阳真人离开。

回到客堂里面。

陈云对着诸位东北仙家客气道:“令诸位久候了。”

一身道人装扮的胡三太爷笑意吟吟道:“陈真人着实客气了。”

柳太爷、白老太太、黄二大爷和灰太爷、灰太奶等仙家均微笑相迎。

陈云见这些东北仙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立刻告辞,知晓一定还有事。

只是对方没有主动提起,他索性也没开口问。

坐在那边又寒暄片刻。

此时,柳太爷似乎有些按捺不住,开口问道:“陈真人,请恕在下无礼,敢问你门下可有弟子?”

闻言,陈云立刻知晓这些东北仙家打什么主意了。

他如实相告道:“贫道至今唯有两名记名弟子,登堂入室的弟子,暂无也。”

柳太爷笑容满面道:“既如此,在下有一不情之请,还望陈真人能允之。”

陈云道:“请说。”

柳太爷道:“我堂下常威仰慕真人大道,希望能拜真人为师也,不求正式弟子,记名亦可。”

柳太爷这番话说的还是很有水平的,表面上是在替常二爷求拜师,可是又没有为难陈云,只说成为记名弟子。

何为记名弟子?

是名义上的但未正式承认的弟子。

这种弟子,师父不一定要真传什么道法。

甚至都没有师父的义务和责任。

高兴的时候点拨两句。

不高兴不搭理也没什么事情。

当然,与之对应的事情是,记名弟子除了尊师重道,也没有太多弟子义务,随时可以改投他派。

如果师父觉得这名记名弟子不错,也可以选择将其正式列入门墙、登堂入室,成为正式弟子。

陈云知晓,柳太爷并非真的想让常二爷拜自己为师,而是想要这种方式,加强东北仙家和自己之间的联系,结交友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