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广宗真人160(1 / 2)

接下来几日,陈云一直都在以一层半功法为蓝本,尝试创造出自己内丹术的第二转法门。

这一日,他端坐在老君观正殿门口,一边看道经、医书寻找启发,一边随意给零星几个前来烧香的信徒指点如何跪拜。

“按照《破迷正道歌》和我以前得到的诸多玄功来看,金丹应该处在下丹田之中。”

如今自己金丹处在中宫,肯定是不对的。

陈云需要将金丹引导回下丹田,然后回归到正途,再修炼到更高的境界。

他这会正整理以前在传道观学习的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是指人与自然互相感应、互相映照。

这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属于道学、哲学和医学三者的融合,认为天道和人道合一。

如今自己刚刚得道成仙,正在从诸天万界吸收“炁”壮大金丹之力,正好符合天人相应说。

陈云自然要参考这些,结合内丹术各种理念,看看能不能创造出《陈先生内丹诀》第二转。

正在此时,外面忽然来了一名身材高大香客。

他一进来率先跪拜老君像,然后又跪倒在正在看书的陈云面前,恭敬地朗声一揖三叩道:“弟子常威见过老师。”

陈云早就看到常二爷到来,只是此刻他正沉浸在天人相应说知识中,无暇去顾及他人到来。

听到对方问候自己,他依旧捧着书本淡淡道:“嗯,起来吧。”

常二爷站起身,乖乖的候在一旁也不敢发出声音。

陈云没有管对方如何,只是不停地琢磨功法。

天人相应最重要的体现是合于“炁”。

中医《素问·微旨大论》提出“气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

“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

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

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阖辟往来,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

陈云渐渐有些明悟了,“我大概知道第二转功法该如何创造了,只是其中好像还欠缺了一些东西。”

他有些想不明白到底缺了什么东西。

正在此时,陈云观得外面已经日落西山。

他望向旁边常二爷,“你在此恭候大半天时间,贫道没有搭理,可有怨言?”

常二爷答曰:“求仙问道本身就非一朝一夕之事,若是弟子连大半日工夫都没办法等待,何谈求仙问道也?”

陈云一怔,大笑道:“哈哈,好,好好,你既有如此悟性,贫道定然不会因为你是记名弟子而敷衍了事,今日就传你一些我道门高深理念。”

常二爷连忙跪拜道:“多谢老师传承吾智。”

陈云随手将自己整理、看了一整天的天人相应说书籍递了过去,“你先看看这本书,若是稍加明悟了一些,我再传授你一些法门。”

常二爷双手高举过头,恭敬不已的接过书籍。

陈云没再说什么,负手回内院继续琢磨功法去了。

他始终觉得有一些欠缺,可就是想不出来功法理论欠缺在哪里。

……

又过了月余时间。

天气逐渐变得炎热了。

经过一个月时间积累,陈云金丹壮大了数十倍。

这一日,他正在后院赏花,继续琢磨第二转功法的事情。

忽然,常二爷从隔壁西厢房里走了出来。

陈云瞥了一眼,又把目光收了回去。

常二爷上前恭敬的问候了一声。

陈云在回应了对方以后,随口问道:“天人相应说看的怎么样了?”

常二爷如实道:“弟子已大致弄懂。”

“嗯?”陈云有些疑惑似得看过去,问道:“天人相应说高深无比,你竟然月余就理解了?”

常二爷道:“弟子曾经还是一条普通小蛇儿的时候,有幸听到过一名真人讲解丹经,以及各种道家的道法,只可惜当时懵懵懂懂,所记得的东西并不多,只是这些日子在看老师撰写的天人相应说时,以前那些记忆复苏了一些,才稍微弄明白些。”

陈云颇为惊奇道:“你可记得是哪位真人曾经讲解丹经和道法也?”

常二爷摇头道:“不知,我只记得他说姓魏,乃是东汉时期人士。”

姓魏?

东汉时期人士?

陈云正在回忆东汉姓魏的道教名人。

常二爷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补充了一句道:“哦,他当时讲解的一些道法,似乎与《易经》很相似。”

闻言,陈云立刻知晓给常二爷讲解道法的真人是谁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