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翘楚69(1 / 2)

利用败仗进行夺权,这种事史书上是不会告诉你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作为出身京兆韦氏的韦孝矩来说,有些事是家中长辈口口相传的经验教训。不见于经史子集,却往往很有用。

比如军队之中如何跟上官相处,以及对待不同上官需要用什么态度。什么时候需要改弦更张,什么时候需要落井下石,什么时候需要同舟共济,什么时候,就要做什么事。

过什么河,就得穿什么鞋。

让韦孝矩惊讶的是,粱崇礼一个寒门小吏居然如此洞悉军中内情,还将整个计划准备的如此完整,已经算是难得了。

不过谋划虽然好,但行事上还是棋差一招,晚了一步。

慕容鞅和韦孝矩回到大营之后,就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潼关易主了。

驻守潼关的守将名叫宇文固,宇文成业的堂弟。所以城头一挂着宇文两字的大纛。

现如今换成一个单字。

“李”。

原来是李二郎率领三千铁骑,一路疾行数百里,带着宇文涉和宇文成业的书信,以及宇文萧本人,一路赶至潼关,接手了潼关的城防。

段义弘没想到李家会来这一手,直接在关中未定的情况接手了潼关要隘。

这说明什么?

明眼人全都看的明白,李家跟宇文家已经达成协议了。

虽然现在还没进长安,但整个关中已经是李家的囊中之物了。这种情况下,李家可以慢慢的消化目前所占据的三州之地,整合关西诸州的各个势力。

等到时机一到就能东出崤函。

反观洛阳方面,目前来看是举步维艰了。

“护军行事果决,宇文萧佩服之至。”

潼关关城上,宇文萧与李二并肩而立,无论是眼中,口中,还是心中,对李二都是崇敬的无以复加。

宇文萧自诩勇猛骁锐,胆略过人,一向是眼高于顶。

但他也不得承认,李家二郎之才,远胜与他。

枹罕之战,以五百骑军夜袭吐谷浑数万精兵,大破之。

洮西之战,以数千骑兵力克数万凉州精锐,俘敌过万。

彭阳之战,以万余骑,在一月之内连战连捷,斩首数千,俘敌万余,使突厥二十万铁骑不敢一战,最终狼狈而走。

双方和谈的过程,更是为李二的气度所折服。所以在李二提出要接管潼关之时,他想都没想就立马应下来,并随之奔走,帮助李二接手潼关关城。

而李二来潼关其是很冒险的,双方虽然达成一致,但长安以东,包括临晋、郑县、华阴都在宇文家的控制下。

李二率领孤军前来,其实很容易被阻隔在潼关。

但他还是来了。

胆略、气度、果断,无一不让宇文萧敬服。

而李二郎也喜欢宇文萧的骁勇,所以也是以诚待之,存心结交。

“宇文将军过誉了,侥幸而已,还多亏了宇文将军出面,不然令叔恐怕也不会把关防交给我。”

宇文萧道:“护军言重,关中大局已定,我等又据有潼关,只要段王不敢立即攻城,关中无忧矣。”

李二点点头:“就看段王如何抉择了。.不过若是若段王要强攻夺城,宇文将军可敢跟我出城一战?”

宇文萧愣了一下,然后大笑道:“哈哈哈哈,有何不敢?护军若出战,我宇文萧一定奉陪到底,追随左右。”

李二闻言也豪迈的笑道:“能与宇文将军共事,某之幸也。”

城外的段义弘看着城头那个“李”字,脸色阴晴不定。

李家可以反,但不能是被他段义弘逼反的。不然他就要站在风口浪尖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