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大魏忠臣?137(2 / 2)

到哪落在郭风和耳中,这就有点讽刺了。

因为他们从来不是因为气节不肯降燕,早些年是因为没有门路。若是贸然暴露身份,没准等待的他们是什么,这几年则是因为朝廷越发乱来,大燕俨然就是一艘已经漏水的大船,就没有必要跳上去了,所以就一直在山中观望,敛谷聚兵...

实际上,郭风和他们的父辈,确实是抱着不食周粟的心思,隐居山中避祸。

但那些前朝老臣们早就不再世了,现在活着的,都是抱着伺机而动的想法。

一个空乏的复国口号,可不会让他们为之卖命。

毕竟大燕立国之后的前二十年,可是有不少大魏宗室之后在各地组织反抗。

最近十几年才消停下来,而文皇帝之后也基本被杀的血脉凋零,可以说心怀故国的,死的差不多了。现在谯郡曹氏最为风光的也就是陈思王曹植一脉,因为出了个大燕皇后。

郭风和尴尬的笑了笑道:“将军过誉了,我等只是有所不为而已,比不得古之贤人,今日应将军之约前来,还请将军直言。”

李元徽点点头道:“好,那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你等在山中收容流民,凭险自固,本与我无碍,我也想跟你们井水不犯河水,但我听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我想这个道理,郭公也应该清楚吧?”

郭风和闻言皱了皱眉,李元徽这番话已经说的很直接了,他不是要在江淮简单混个资历就要走的人。

这个地方是他的“卧榻”,翻译过来就是这个地方我是要哪来当根基的,你们识相点就赶紧投降。

“将军,未免有些咄咄逼人了。封山之策虽然稳妥,但耗时费力,您未必耗得起。”

“哈哈哈,我年方十六,而郭首领你,要跟我耗?我只需要把六安皖县的民众都迁往合肥,你们能坚持三年吗?你应该个知晓了吧,卖给你们盐的刘聚已经归降我了,我知道你们在庐江还有门路,但我告诉你,前日来六安之前,我已经调动了马步军万余人,加上巢湖水师,围剿庐江郡的那几支流寇,我不信庐江那几家强宗豪右在见到我的大军的兵威之后,还敢给你们天柱山运粮运盐,若只有数千人,你们还能糊口,但你们部众可是有数万人,只靠山边那点土地,可是养活不了这些人吧?”

郭风和闻言并未激动,而是缓缓说道:“将军自然是有时间的,但您把精力都放在天柱山上,天下大势也会给您时间嘛?”

李元徽闻言大笑道:“哈哈哈哈,我家中行四,上面有三位兄长,皆是当世人杰,才智军略,胜我十倍。我父唐国公更是深谋远虑,我只需要经略好江淮之地,其余诸事,不是我要考虑的。”

郭风和听到这又是眉头微皱,心想这年轻人还挺难缠的,话语间竟然是半点口风都漏不出来。

李元徽继续道:“你们一时半会想不通也没关系,我给你们时间,可以继续考虑,想要了可以随时来合肥见我。不过你们的时间,可不多了。十五后,我会立即开始迁徙山民修建坞堡烽燧,行封山之策,不过我要提醒你们,封山之后,不在受降。其实你们还有一条路,或可以翻越大别山,去江夏郡...”

说完之后,李元徽率先起身,带着张坚一道离开。

郭风和也站起身来,随后下了船跟等在外面的人汇合。

夏元弘,或者应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