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35(2 / 2)

长孙无忌搁下碗,笑道:“殿下的不平,臣能理解。陛下让殿下处居幕后去管六部九寺里那些焦头烂额的琐事,吃力不讨好还要受到苛责,个中辛酸无几人可看见,转头却把好显露声望的美差交给青雀来做,还亲自教导。殿下心里难免不是滋味。”

“可是殿下想想,昔日陛下雷霆之威,多少才俊受到打击?多少要员为此心惊?青雀潜心于书稿是有避嫌之意。你是储君,他是亲王,怎可相提并论?朝野如今有谁敢在这类事上有议论?至于尊重嘛,殿下心知,只是御前之人察言观色而已。”

李承乾听着听着,收敛了神色,正坐起来。

“殿下切忌心中操切,以免见事浅短。”长孙无忌掂量着分寸,决定直截剖露正题:“殿下细想,陛下为何要将殿下放在三省之中挂衔办事?”

李承乾不假思索:“为教我察知政道、改赎前愆。”

“察知政道、改赎前愆又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李承乾想脱口而出的是早已徘徊在心底的答案——为了使太子真的彻底改变——毕竟他的揣度君心、巧辩矫饰已经在陛下心里留下了难以修复的信任沟壑。但话到嘴边还是收了回去。

“殿下没有信心说出来?”长孙无忌挑眉道,“陛下如此做,并非只为教训储君改过,而是大有深意。”

“还有什么深意?”

长孙无忌起身踱至太子身边,俯身慢语:“陛下任人谋事都是为朝廷长远所计,这一次是为了君臣道合。这个君既是陛下,也是殿下你。”

李承乾霍然起身。

长孙无忌凝视着太子闪动的双目:“殿下想想,朝廷是什么?朝廷是一个可以运转治理天下的公器。朝廷的运转是由人来完成的,而人,绝无法避免朝廷运转造成的裹挟和趋附。陛下要殿下去做的又是什么事呢?是国事。国事是什么?国事是朝廷运转的环节,也是人在做事。殿下一日在朝廷中实干国事,贤臣良将就一日能因公奉事地趋附于殿下身边效力,朝廷的事办成了,殿下的前途也将昭然可见!”

李承乾听着,又慢慢坐下。

长孙无忌踱开了去,不去看太子一阵阵变幻急速的面色,抚须笑道:“如果陛下现在还权于你,你虽然重新得以监国,可是储君不得僭权,你受储宫之限,脱离细务高坐明堂,仍旧照章监国,那这个局岂不是就布不下去了?陛下的苦心殿下明白吗?”

长孙无忌的语声顿挫而缓慢,听得李承乾一颗心如同飞荡的秋千,眼前闪过诸多画面,最终定格在三年前九成宫的那一夜,阿耶闪耀着无限寄望的目光——

“你当得起。”

沉顿片刻,李承乾颔首轻笑道:“看来,是我心浮气躁了。阿耶要我用心理事并非目的,而是为了要我因之明事。”

长孙无忌回身拊掌道:“殿下说对了。陛下的圣明也是昔日弓马上、政务中历练出来的,他明白山川土地如何分配经营、明白民治所需、明白何人当用何事当为,明白天下势力如何应对……这些是治理国家的要害,大事的取舍是由数不清的小事堆积出来的。殿下现在只是循规蹈矩做好了小事,往后会慢慢明白大事的权衡决断,所谓察知政道,就在于此。”说着,走到太子面前,蹲下身来,亲手将李承乾那身素白的麻袍整理庄正:“所以,殿下应当安心奉旨,深思远虑。”

李承乾受到几分感染,轻叹道:“可眼下我也实在想为陛下分忧。”

长孙无忌轻笑一声,圆脸上浓眉舒展:“那有什么为难?殿下可自请从旁协助,以节君劳。”

从旁协助,以节君劳……

李世民听罢太子的奏请,拄着竹杖要起身,似乎腿已酸麻,近在咫尺的李承乾赶忙搀扶着,轻声劝谏着保重圣体一类的话。

太子的面颊上蓦地多了一阵温暖触感,是皇帝的手,轻抚了抚——“你既有此心,自然最好。”

眼看着陛下又返庐室追哀,李承乾怔怔地跟上去,手背还恋恋不舍地贴在面颊上,回味着那份还未散去的温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