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犯人有权贵庇护?狄三元就是权贵!45(1 / 2)

“公子,有线索了!”

铁牛匆匆走入:“榆林牙行,四个月前,引三名门客入了夏府,根据相貌描述,应该就是小公子见到的那三人!”

狄进问道:“四个月前?那段时间朝堂正在定夺西北边事,夏相公肯定顾不上这种事,他们各自凭了什么能耐,入得夏府?”

铁牛道:“送了夏府别院戴管事九百贯钱,得了门客之位!”

狄进闻言有些诧异:“三个门客而已,一共需要使这么多的钱?”

铁牛老实地纠正:“公子误会了,是一个人九百贯!”

狄进眉头一动,反倒不诧异了:“原来如此,是赎罪庇护的钱财,这府中管事当真贪婪!”

姬四娘潜伏到他身边当细作,也不过是五百贯,钱甚至还没拿全款,先付了一半,到了此处,为了区区一个门客之位,就是九百贯,夏府管事得捞多少?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正常,正如僧人的度牒,可以给通缉犯人脱罪一样,这九百贯不仅仅是门客的钱财,更多的是庇护在夏府的费用。

想来只要使足了钱财,戴管事是来者不拒的,根本不管以前犯了什么事,统统收入府中为门客,这般一合计,得宰执庇护罪名,九百贯就不太贵了。

“既如此,这件事可算是隐秘,牙人怎么愿意说的?”

听了公子的询问,铁牛挠了挠头,憨笑道:“牙人起初死活不肯说,还是小师弟机灵,借机宜司的威风,拿了那人的把柄,他才老实交代!”

狄进微微点头,如此一来,这个情报的可信度就大幅度增加了。

一年前,“陷空”重出江湖,开始在江南之地重新作案;

四个月前,三名门客花重金入夏府,开始接近、监视知情人褚老;

两天前的晚上,一名门客遇害,另外两人不知所踪。

这条线还缺少一环,就是三名门客的身份。

而数个时辰后,荣哥儿回来禀告:“公子,三个门客的身份都已经确定,他们原是杭州灵隐寺的武僧,后还俗!”

“如此一来,地点也对上了!”

狄进站起身来。

此时的灵隐寺全名“景德灵隐禅寺”,历史上天圣八年,因斋僧施粥的需要,朝廷还将位于杭州、秀州两地的良田一万三千余亩,赐予灵隐寺作为庙产,到了庆历年间,灵隐寺已是名闻遐迩,海内外佛教信徒纷纷前去探求佛法,俨然是天下禅宗圣地。

毫不夸张地讲,武僧也分三六九等,如相国寺、五台山、灵隐寺这样的寺院,才有能力培养出身手不俗的武僧来。

既然这条线时间地点全部对上,之前的大胆假设,就不仅仅是假设,狄进提笔写信,很快一位面容干练的吏员受招登门:“狄省判!”

“唐书办!”

这位三司吏员是京师本地人,平日里就与他亲近,狄进邀对方坐下后:“我此次相邀,是想托你办一件事!”

“这是哪的话,自从狄省判来了,如今三司上下谁不感佩?”

能为领导办私事,可是最佳的表现机会,这个年头吏员还可以转正为官,哪怕品阶极低,但身份终究不同,唐书办就是寻求进步的,喜不自禁地道:“请狄省判尽管吩咐!”

狄进道:“我想要查一个最早六年前,来到京师的江南人,此人原是还俗僧人,如果骤得了一笔横财,在京师会做什么?”

唐书办谨慎地问道:“骤得横财?具体多少钱?”

狄进干脆道:“六年前,江南有一位巨富崔致庸,你听说过么?”

“有所耳闻!”唐书办神色严肃起来:“江南之地富饶,在那里可称巨富的,不逊于京师巨贾……”

狄进道:“这位还俗武僧,就是崔致庸的护院首领,如果此人从崔致庸身上获得一笔不义之财,来到京师,能够如何?”

唐书办松了口气:“地方巨富的钱财多为田产商铺,变卖不易,倘若只是一笔不义之财,最多不过数千贯,这笔钱固然不少,但在京师做不得什么大事,或许就是开一间铺子?”

狄进考虑过这种可能,但现在还有别的还俗僧人出现,显然就不是一个小小的买卖人了:“如果此人召集了一群还俗武僧,又能做什么?”

唐书办奇道:“还俗武僧能做的,多为看家护院,押镖护送,此前京内大户的护卫,多是出自忠义社,莫非是押镖?”

正规的押镖就是狄进自己提出,狄湘灵付之于行动的,当然不会是齐大做的事情,狄进摇了摇头:“忠义社确实多护卫,但若说一个江湖会社能够全部包揽,未免太小瞧京师百万之众,何况忠义社多北人,南方商贾是不是更偏向本地人?”

“这倒是,商贾都喜欢用同乡人当护卫,至少有个根底,不然偷了财物都没法追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