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外甥像舅舅,绝对没错(1 / 2)

八十年代的北方小县城,没有集市也不是很热闹,路上很少有汽车,出门要么靠两条腿的11路,要么就是自行车,人们也都还是习惯藏青、军绿的衣服为主色调,远远看去,大家都是灰蒙蒙的。

马路上风一吹,扬起的尘土满天都是,女人们都习惯头上包个头巾,男人们要么带着帽子,要么就是灰头土脸的,非常有年代感,而

且有些墙上还写着农业学大寨的老标语。

殷建设小鸟般的在马路上一蹦一跳的,心情快乐,家里前一段时间夏收,小舅去外面读书了,可是家里还有农活要干,全家总动员和老天爷抢口粮,割麦子,作为一个小孩子也要在田地里捡麦穗,而且还要捡两遍。

为了收成,农村都是精耕细作,而且还是套种,小麦地里套种玉米,还有苏子(油料作物,和紫苏长得很像),要么就是小麦地里套种豆子或者是别的,小麦收了,其它农作物继续生长。

西北的油料作物,主要就是胡麻和苏子,还有就是葵花籽,东北则是大豆,这个时代玉米还不会榨油,可能和榨油工艺有关系,这个时代的油都是物理挤压,压榨出油的。

前期小舅帮着挖甘草,卖了些钱,殷建设留下来一些,为了让父母不再劳累过度,殷建设把自己的私房钱都捐了出来,家里找了两个麦客(收割麦子的临时工),一天一个麦客收割快速,也就能收两亩地,家里给麦客管饭,麦客就是挣辛苦钱,自带镰刀,帮人收割麦子,很累,不过比打零工赚的钱多一些。

麦子收割了,还要地里带麦秆晾晒两天,然后带麦秆一起打捆装载,用人力车或者是畜力车拉到麦场码垛,二次晾晒,再用机械或者是石碾打麦脱粒,脱完粒再去晾晒,出杂,才能装袋,阴放,然后就是准备交公粮。

粒粒皆辛苦,颗粒归仓,虽然只是两个简单的词句,只有真正手工收割过麦子,才能体会那是怎么样的辛苦,风吹麦浪歌曲动听,但是老百姓手工收割麦子的时候,那绝对不会是美好回忆,而且收割麦子的时间上,农民越是天热,越要抓紧时间收割,麦子怕淋雨,要是收割堆垛不及时,麦子很有可能还长在麦穗上,倒伏或者是淋了雨,就直接在麦穗上发芽了,发了芽的麦穗,磨出的面粉,面粉发黑而且口感很差。

小孩子最痛苦的不是收麦子,而是捡麦穗。

孩子人小,大人是不会让孩子用镰刀的,镰刀很锋利,收割动作不当,很容易割到胳膊、手、脚,村子里每年都有大人收割麦子受伤,都在和老天爷抢时间,加上高强度劳动,人疲劳过度,容易出安全事故。

小孩子捡麦穗,玉米已经长得比孩子高了,地里密不透风,蚊子还在身边不停的钻空子,穿衣服还要穿防护的长袖,汗水和热浪,一会儿,整个衣服就湿了,不怕蚊子咬的,则是被烈日晒的皮肤黝黑,而且还要一次又一次的弯腰,去捡麦穗,开明点的父母就哄孩子,去捡麦穗,麦子丰收了,妈妈用麦子给你们换西瓜。

孩子们只能顶着热浪,陪着父母一起劳作,殷建设3岁的妹妹也在地里帮忙,农村孩子农忙的时候,没有人照看,只能父母在哪里,孩子跟着在哪里,虽然没有劳动要求,可是看着大家都在忙,小妹也主动帮忙。

现在麦子收完了,不用累了,而且今天又不用呆坐在教室里,可以回家了,殷建设觉得天很蓝,自己很快乐。

正在开心,忽然从一座破屋子里窜出一只灰黑色绒毛的小土狗,也就是中华田园犬,小狗盯着殷建设奶凶奶凶的吼叫。

殷建设心想:好呀,就你这样的小不点,还想欺负我,不给你点厉害,你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还敢吼我,小东西。

自说自话的殷建设说着话,双眼盯着小狗的眼睛,心里想着:小样,别看我小,还收拾不了你这个四条腿的小爬爬。

爬下,爬下,小臭狗。

没想到小土狗真的四肢及脑袋趴在了地上。

殷建设信心满满,对着小土狗命令,起来,转个圈。没想到小土狗照着做了。

“前爪直立,”小土狗也照着做了。

“你这么听话,那以后,你就跟我混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