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断弦(1 / 2)

公主府的书房里静悄悄的,阳光透过窗纸,洒落在桌面上,投下斑驳光影,随着时间流逝,缓缓挪动。

系统没有回答。

唐夙游也不需要回答,又问:“我不是第一个穿进来的?”

“不是。”

“前面的人,难道都失败了?”

“对。”

拆散男女主而已,有这么难吗?原本没把这个破任务放在心上的唐夙游感到诧异。

这时侍女心静敲门进来,和系统的对话不得不暂停。

“殿下喝药。”心静笑眯眯地捧着药碗。

唐夙游一口闷下,拧着眉问:“如今离父皇寿诞还有几天?寿礼准备得如何了?”

“还有十来天。”心静是个心大的姑娘,问什么说什么,“殿下放心,您抄的佛经已经裱好送回来了,放在大漆匣子里呢。”

“那就好。”感谢原主已经把寿礼准备好了,她不必再纠结送什么合适,“拿来我看看。”

她还记得那遗书上的字体娟秀,不禁庆幸自己曾经学过毛笔书法,只要练习模仿原主的笔迹,便不至于在这种细枝末节上露出破绽。

心静将裱好的佛经取出,唐夙游借口以防万一,需要再抄写一份,侍女不疑有他,殷勤地上前磨墨。

磨墨磨到一半,心静想起什么:“对了,前一阵因为殿下生病,课业都停了,如今殿下痊愈,可要让先生们继续来上课?”

唐夙游的笔微微顿了一下,神色不变:“不想上课,就说我身体还没养好。”

心静叹气:“殿下都学这么久了,怎么突然跟小时候似的闹脾气?”

唐夙游也很想叹气:根据那些旧书信判断,公主至少有三四个老师,她没有原主记忆,压根不清楚学习内容和进度!

所以,绝对不能跟那几个老师见面!至少短期内不行。

太容易掉马了。

“我觉得我学得很好。”唐夙游将笔搁下,托着下巴道,“那些课程,差不多可以结束了。”

心静皱皱鼻子:“这怕是要皇后娘娘决定才行。”

唐夙游又想起一个理由:“我过了年十六,总不能让忘承师父继续教我。”

心静劝道:“忘承公子是陛下亲自给公主定的师父,陛下视其如义子,公主倒也不必太过忌讳。”

唐夙游正欲提笔,听见这话,若有所思地看向窗外。

说起来,这是第二次听到有人说忘承公子是皇帝的义子了,这个设定听起来怎么这么耳熟呢……

她仔细回忆,可惜快餐文学一目十行,她实在是想不起这是书中的哪个角色,于是向心静求助:“你还记得忘承师父的大名吗?”

“当然,”心静点头,不负所望地道,“忘承公子是云家的五公子,名朝砚字忘承呀,之前给公主的那把琴上就刻着‘朝砚’呢。”

云朝砚?

云朝砚!竟然是他!

她暗暗唏嘘:果然长成那样肯定是剧情关键人物。

要说当初为什么能把这本古代霸总文学看完,这个出彩的配角功不可没。书中也曾提及,这位名满金都的云家五公子,不仅才华横溢,相貌也出类拔萃。

只是见了真人才知道,那张脸居然能够出类拔萃到这等程度!简直是完全按照她的审美点长的。

心绪繁杂之际,唐夙游选择问出最关键的问题:“他……还送了公,本公主琴?”

怎么听起来这俩人关系匪浅的样子?

“也不算送吧,忘承公子当初的意思是这把琴是他小时候初学时用的,如今借给公主入门。”心静回忆道。

那还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