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天上掉铁饼(1 / 2)

林雪晨不是梁青第一个外招进来的下属,但绝对是她现阶段期待值最高的一个。

原因其实很奇怪,她觉得林雪晨比起干行政后勤工作的,给人的感觉更像干技术的。

她至今都记得面试时,这姑娘对各种工作拆分重组的热情,甚至还能评论出按照不同维度拆分重组的效果和利弊,若不是她及时换个问题,她觉得林雪晨能讲出一篇论文。

SH成立至今已经十五年。

赶上了地产行业的风口,整个集团随着业务的腾飞高速发展,人员经历了从几十到几百再到如今的上万,业务也从单一某个城市扩充到全国所有省份和大多数城市。

在这种背景下,职能部门为了能够适应业务部门的需要不停的拆分重组,最终形成了现在“负责人+模块专业经理”的扁平架构。

近年来随着公司发展逐渐趋于平稳化,这种组织架构的弊端便逐渐开始显现。

各自为政,缺乏协作。

原先公司发展迅猛的时候这倒没什么,那时候要求的就是每个人能及时处理完成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不要拖公司的后腿就好。

对人员的要求主要是耐心细致能吃苦。

现阶段公司发展由快到稳,事务性工作趋于平稳,公司的要求自然与前几年大不同。除了耐心细致能吃苦,还要求人员具备建章立制优化流程提升员工感受之类的能力。

这些,除了少数对自己比较狠有危机感的老员工能通过学习与时俱进,剩下大多是不愿意冒险走出舒适圈的。

不愿意冒险,是因为觉得没必要。

他们算准只要自己不出错,按部就班的工作,不要求单独的升职加薪,公司就没办法把他们怎么样!

元老两个字就是他们身上的黄马褂!

梁青对此很头疼,却毫无办法。

为了突破眼下的局面,从去年初她陆陆续续从外面高价挖了几个职业经理人,明确考核标准,放手让他们去整顿团队。

结果却差强人意。

职业经理人们给出的解决办法都是裁员。

梁青很无奈。

如果可以裁,还用得着他们整顿?

甚至因为不同管理者的不同管理方式,让整个团队长期处于朝令夕改的境地。

上上下下一片怨声载道。

梁青只能庆幸这种尝试只在最没有产出的行政部门,要是换成业务部门说不定要给公司业绩带来重大影响。

林雪晨就是这个时候来面试的。

因为她,梁青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或许她可以试着按照公司的情况定向培养一个职业经理人,也就是典型的因人设岗。虽然不太科学,但科学的已经试过都不行,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这个突然闪现的想法让她跃跃欲试。

为了保险起见,她甚至将林雪晨的面试临时由三轮调到五轮,试用期时间也由三个月延长到半年。当然,为了安抚林雪晨,她的劳动合同是五年期的,也比旁人整整多出两年。

不过,这一切林雪晨都还不知道。

她正在会议现场聚精会神的记录领导们的发言,生怕错过任何重要内容影响自己会议纪要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从入职到现在,她经手的会议纪要总是在会后一小时内一次性通过,已经坚持这么久她更不想在这种完全能胜任的事情上出现纰漏。

轮到梁青发言时,她说起客户答谢酒会的事情,林雪晨曾听顶头上司李佳欣提到过。

据说是行政主导的最重要的三大常规活动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年会和品牌发布会。

当时李佳欣还笑着说公司这种活动年年都差不多,没啥新意。希望她这种公司“新鲜血液”能想出点不一样的好点子“推陈出新”。

林雪晨不是第一天上班,她知道这不过是老员工自谦的说法,所以她非常真诚地肯定了历年来SH客户答谢会在业内的标杆地位,并表示自己就是来学习的。

这话倒也不是阿谀奉承,SH的客户答谢宴确实办的很好,很多人都以曾经参加过而作为谈资。

“今年的答谢会我想交给林雪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