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领着熊猫去放羊96(1 / 2)

用刀子在田鸡肚子上划一下,很容易就能将田鸡的外皮撕掉,去掉所有的内脏并清洗干净,就只剩下淡粉红色的田鸡肉,斩去脑袋和四只脚上的脚趾,从中间腰斩,一分为二,放在盆子里,撒上点盐和胡椒,简单腌制备用。

有冯老爷子在,陈安和宏山只是帮忙处理好田鸡,就在一旁等着吃了。

冯正良专门去了一趟菜市场,弄回来一些带皮五花肉,牛蹄筋、毛肚。

等到晚上下班,冯学恩又带回来一些他口中所说的“边角料”。

这些东西一凑在一起,荤素都有,材料就变得非常丰盛了。

冯祥中亲自下厨,煮了一锅田鸡火锅。

自然用上了秘制的火锅底料,那些在红汤中显得白白嫩嫩,却又非常紧实的田鸡肉,成了一帮子人的心头好。

吃在嘴里边,只觉得清爽细嫩,味道出奇的鲜美。

就连长时间坐车胃口不太好的李豆花,也吃得赞叹连连,不知不觉中,酒也喝了不少,直呼巴适。

仿佛一路的疲惫,也被这美味一下子消除了一般。

在这里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三人搭乘去桃园镇的汽车,到了下午抵达桃园镇,镇上吃了顿豆花饭,又去了一趟农机站,找老铁匠将钉制的两个项圈给拿了回来,这才一起往回走。

到了岔路口,李豆花带着两只留给李宗贵的狗崽回山里的茅草屋。

一走就是十多天的时间,再次回到石河子村,熟悉中也有了些陌生的感觉。

连日的晴朗,温度挺高,作物的生长很快。

种下去的红苕,藤蔓铺满了地垄。

洒下的麦子、油菜,也已经绿满地。

还有那些南瓜,一个劲地疯长,铺开了藤蔓,居然已经看到开花挂果。

洪涝过后的生机勃勃,也让村民充满了希望。

不需要再像之前一样每天上工混日子,村民各忙各的,忙完自家地里的事情,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干点别的。

在岔往盘龙湾的时候,陈安冲着宏山说道:“蛋子哥,要不到我那里耍哈?”

“我先回家看看,如果没得啥子事儿,我等哈到你那里来钓鱼!”

回到村里,肯定是第一时间回家看看,宏山惦记着自己怀孕的媳妇儿,也惦记着父母。

陈安也没有多说什么,提着自己一黑一白两条下司犬,径直往盘龙湾走。

到了竹林里,他转着四处看看,没有发现圆圆滚滚的踪迹,心里有些担心,连忙往家里赶。

家里面,只有冯丽荣一人领着孩子在家,正在院子里洗衣服。

几条猎狗早早地嗅到了陈安的气息,纷纷从敞开的院门里跑了出来。

冯丽荣见状,也起身看向对面路上,见是陈安,湿淋淋的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也跟了出来。

几条猎狗一到陈安面前,不停地冲着他扑腾,在注意到袋子里的两条狗崽后,变得警惕,呜呜地凶叫着。

陈安揉了揉几条猎狗的脑袋,安慰一番,看向迎来的冯丽荣。

“啷个一去就去了那么多天哦!”冯丽荣嗔怪着,挽着陈安的手臂。

“回家里再说……圆圆和滚滚嘞?”陈安更关心的是这个问题。

“被老汉领着放羊去了,它们在竹林里边待不住,经常窜到地里面去,有的时候还会往山坡林子里钻,根本看不住,又怕损坏庄稼,老汉干脆就用奶粉引着去了山上。”

领着熊猫去放羊?

陈安听得一愣一愣的:“他招呼得过来蛮?”

“老汉说到了山上,它们乖得很,山上有不少苦竹、刺竹和箬竹,都是他们喜欢吃的,钻进林子里,就不会乱跑了,两个小家伙,刨竹鼠厉害得很,就这四五天时间,老汉说至少看到它们刨了五只竹鼠吃掉了!”

这些竹子,都是熊猫能吃的,除了竹子,它们也会吃一些其他草木的枝叶。

对于两只熊猫来说,对面的木竹林子,尽管面积不小,但还是不够它们祸祸。

每天一只熊猫就得消耗三四十斤竹子,到了这个季节,也就能吃一些竹叶、竹枝,有的时候,两个小家伙还会刨一些竹根、竹髓,要的数量更大。

箬竹的叶片很大,大到可用于包粽子,做斗笠,属观叶植物,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山坡路旁和靠溪流、小河岸边等处,经常能看到生长。

苦竹的在山里一蓬一蓬的,成片生长,竹子也不高,三五米的样子,大熊猫喜欢吃它们的竹秆。

主要是竹笋生得比较晚一些,五六月份左右才萌发竹笋,是木竹竹笋的替补。

还有就是刺竹,也是丛生,竹节处生着一圈竹刺,这玩意不易被虫蛀,经常用来做家具、农具,大熊猫喜欢吃竹叶、竹笋,基本上不吃它们的竹秆,算是大熊猫的主食之一,尤其是入秋以后。

这些东西,潘石玉教授的书上都有记录。

他刚才看过,这么长时间下来,木竹林子被蹂躏得一团糟。

这样放出去也挺好,能吃到的东西更多,未必不是什么坏事,也能让木竹林子稍微缓一缓。

到了院子里,陈安先将两只下司犬从口袋里放出来。

冯丽荣看到两只模样实在不讨喜的下司犬,忍不住说道:“这长得也太难看了!”

“不要看它们长得不咋样,撵山的时候好用就行,这可是能训练出来当警犬的好狗,而且通人性,它们会主动配合主人狩猎,聪明得很!”

招财、进宝、来福和如意四条猎性中等的猎狗还好说,陈安出声喝止,它们也就没有没有去撕咬两只下司犬狗崽。

但猎性极强的旺旺和娇娇就不一样了,哪怕有陈安护着,不停地喝止,也试图上前去咬。

两只下司犬还小,从那么远的地方弄回来,要是被咬残咬死,那就得不偿失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