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纸钱83(1 / 2)

“大司农,和平阳侯说的如何?”平阳侯府外,等候许久的书吏,在看到桑弘羊的身影从平阳侯府中出来的一刹那,立刻就迎了上去,迫不及待地问道。

“如何?你说如何?”

桑弘羊忍不住给身边的书吏翻了个白眼。

大老远跑来这里,桑弘羊自然是为了炼铁的事情。

他是刘彻一手提拔上来的,朝廷的东西它可以扯扯皮,糊弄糊弄。

但是对于刘彻的吩咐,他是万不敢懈怠的。

不说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吧,但绝对是要尽自己的全力来做的。

可他也不能将一门心思,全都扑在这些重装铁甲身上。

朝廷手中的铁矿分布全国各地,炼铁的用途更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

而且这些用途还不能够被随意的取缔。就比方说百姓们需要铁做的农具,难道你还能不做了吗?

再比如说军中所用的弓弩。

那些弓弩的箭头可都是铁质的,难道说你为了做这些重装铁甲,来削减弓弩上面的消耗吗?

甚至除了这些重装铁甲以外的其他盔甲。

这些重装铁甲确实厉害,但用途也仅限于这些所谓的重骑兵。

用两条腿在地上跑的步兵,有自己样子的盔甲,不能通用的两边。

难道说,能为了做这些重装铁甲,其他士兵的铁甲都不做了吗?

桑弘羊算来算去,即便是将其他的地方都抠抠搜搜,全部压缩到最低成本,这至少五百万斤铁的缺口还是堵不住。

而且这只是第一批的10万件重装铁甲。

甲胄这东西,可不是做完就完事了的。往后的维护,包括在战场上损坏,这可是都需要补齐的。

就算是能凭借以往攒下来的一点家底,勉强把眼前的这个难关给过去,那明年,后年呢?

桑弘羊作为朝中的重臣,是清楚曹襄又在北边取得了一场大胜的消息的。

这是什么样的概念?仅仅一年时间不到,整个北方边境连胜三场。

相当于一年不到的时间,连着打了三场大仗。

桑弘羊跟刘策平时接触的还算是比较多的,他很清楚,如今的刘彻是空前的自信。

以往提及北方匈奴的时候,刘彻表现出来的情绪,比较多的,都是一些愤懑不爽。

甚至还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无力感。

可是如今这几次接触的时候,在提及北方匈奴,桑弘羊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刘彻心中的那股跃跃欲试。

就好像恨不得直接发动大军,将所有匈奴人一举踏平。

而且偏偏北边的捷报,还一封接着一封。

这又无形当中加剧了刘彻心中的那股自信。

就算是哪天刘彻突然下令,要让他发动个百万大军远征匈奴,桑弘羊可能都不会有什么奇怪。

既然如今的陛下有这方面的需求,他这个当臣子的,自然要为君王分忧,排忧解难。

如今摆在他面前,最为首要的事情便是铁。

中原铁产还算是比较丰富的。但这绝大多数的铁矿,如今并不在官府的手里。

朝廷去年的产铁量是700万斤,但这并不代表整个中原的产铁量是这些。

相反,整个中原的产铁量,要远远高出这个数字许多。

桑弘羊虽然没有做过具体的测算,但最少也不会低于三倍。

如果能够将这些民间的铁器生意,全部收拢到朝廷手中,那莫说这10万套重装铁甲了,就是再来10万套,桑弘羊也有这个自信将其狠狠拿捏。

但铁矿这东西,又并非是寻常百姓,普通小民所能掌控的。

能掌控山泽行当的人,莫不都是豪族大户。

甚至有不少都是当朝的贵族。

这些人手里的东西,桑弘羊想要拿过来,可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光是在长安附近这些地方,桑弘羊就找了不止一家一户去谈,只是最后谈的都是不怎么愉快。

谁都知道这些铁矿攥在自己手里,那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甚至可以说是无本万利。

你朝廷说拿走就拿走,那咱自家的生计该怎么办?

咱家能逍遥自在,可就凭手上这点产钱的行当了。

是,你桑弘羊确实说要用朝廷的名义收购这些铁矿,还要给大家补偿一些钱财。

但就你补偿的那两个三瓜裂枣,能和这么大一座矿山相比吗?

而且如今长安中最大的铁商是谁啊?平阳侯府啊。

当初接手了隆虑侯府的铁器遗产,后面又依靠着各种丰厚的条件,搞走了不少的铁匠户。

曹寿这些日子更是变着法子,弄了不知道多少的小矿。

大家是看在眼里,馋在心里。

可偏偏又拿人家没办法。

论势力背景,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平阳侯,和皇帝都挂着姻亲关系呢。

府里面更是出了个宫里面的贵人。

在如今皇后被废的当口,谁不知道卫夫人在后宫独树一帜。

除了这些背景,人家现在的儿子,还在北面把匈奴人揍的抬不起头。

光是长安城中,就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传送着曹将军的光辉事迹。

所以要说如今长安城中谁最风光无两,绝对是平阳侯府莫属。

咱们都已经这么低调了,你放着那个最风光,最嚣张的人不管,反而来找咱们这些低调的人,你是不是欺负人了?

桑弘羊走了十家当中,至少得有八家明确表态,平阳侯府不动,他们绝不会动。

其他两家虽然没有明着表态,但话里话外的意思也都相差不大。

没得办法,桑弘羊只能硬着头皮来平阳侯府,找曹寿商谈。

曹寿哪里愿意将自家好端端的产业,就这么平白让出去?

确实,平阳侯府刚刚接手这些铁器营生还没有太长时间,可那也是下了血本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