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瓠子口84(2 / 2)

平时君王和臣子之间议事的时候,臣子可以坐在大殿内的两侧,即便是有单独的情况汇报,或者事态紧急之时,臣子也只需要站着即可。

行叩拜之礼的时候极其少见。

桑弘羊能在这个时候对着刘彻行叩拜之礼,可见此事在他的心中是极其重要的。

刘彻的内心也忍不住动摇了。

桑弘羊说的确实是太占理了。

民间的百姓都因为各种钱币泛滥的问题,连生活都充满了算计。朕身为一国之君,怎么能看着自己的子民,陷入这等水深火热之中?

而且桑弘羊都能够认清纸币可能出现的问题,那想来自然就有相对应的应对方法。

只需要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自然就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

何况诏令是自己前几天才刚刚下达的,如果这就反悔收回诏令的话,也会对自己刚刚才树立不久的威信,造成重大打击。

不妥,不妥当啊。

想到这,刘彻不由地合上了自己手中,从朔方送来的曹襄的奏章。

“大司农说的有理,既如此,就依大司农所言。”

桑弘羊听到这,终于长长松了一口气。

虽然没有亲自去看一眼刘彻手中的东西,但凭借他多年的经验,还是能够大致猜测出来,提出意见的一定是来自北边的曹襄。

毕竟四海学派当中,能够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在刘彻案头上的人,除了曹襄以外,也似乎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以前的董仲舒还能算一个,但是现在嘛……

呵呵。

不得不说,还好现在曹襄不在长安,没办法和刘彻面对面的商谈。

桑弘羊走在回去的路上,默默在心里盘算着。

如今纸币的事情,是自己首先提出来的。而且自己又在刘彻的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大大的减轻了刘彻心里的顾虑。

不出意外的话,最后这件差事一定是会落在自己的头上。

这可是个正儿八经的钱袋子。

不仅可以借助这个钱袋子的新职位,安排大量自己的人上位。

如果事情真做的漂亮,将刘彻的各项差事都落实好的话,也能给自己捞取大量的朝廷资本。

再缓两天,等到事情先稳定下来之后,强制所有人拿着铜钱换纸币的事情就可以开动了。

之前为了能够让事情尽快的运行下去,先把最为首要的铁搞出来,桑弘羊就没有将步子迈的太大,去触动这些豪门大户的神经。

只是说在市场上的交易时,必须使用这种新的货币。

百姓们想要获得这种货币,需要拿自己手里原本的铜钱来到官府处兑换。

但是,桑弘羊并没有强迫所有人,必须将自己手中的铜币都换成纸币。

像平阳侯府那样,在平时日常交易当中用纸币,私下里仍然保存着大量铜钱的行为,依旧是允许的。

这也是这么多豪门大户,愿意继续保持观望态度的重大原因之一。

但如果要强制所有人都将手中的铜钱换成纸币,那一定会引得这些豪门大户的不满。

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嘛,手中本来就没有多少铜钱的普通百姓,都已经将钱换完了。

这些豪门大族再想起来搞事情,没有人附和,能搞出来的事情也有限。

就算是平阳侯府带头主动搞事,桑弘羊也有这个信心,能一巴掌将他摁下去。

自己简直就是个天才。

桑弘羊美滋滋地哼着小曲,走回大司农府。

随之他前脚才刚踏进大司农府,后脚便发现整个大司农府的氛围顿时不对劲。

桑弘羊的脚步都慢了下来,随后停下。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整个大司农府鸦雀无声。

过了好久,才有一人从人群当中走了出来。

“回大司农,东面传来消息,瓠子口决堤,黄河洪水向东南而去,灌满巨野泽。”

“黄河决堤,好,好啊。”

“真是天佑我等啊。”

深宅之内,黄河决堤的事情同样被一层又一层的传达至此。

黄河自古以来都是大事,这一次的决堤更是灌满巨野泽,所造成的动静,甚至要比前几次黄河决堤的动静更大。

“照此等说法,不知道这一次又有多少百姓要流离失所,受此灾祸。”在场中,仍有官员对黄河决堤一事抱有同情。

虽然大家的所在立场不同,但既然身在朝堂,总是或多或少要为那些无辜百姓想一想的。

“难办啊。”有官员摇头,一脸苦笑地道:“我老家的亲戚派人捎了信,说是这次黄河水患甚之以往,瓠子口南岸的堤坝,更是被冲的已经看不到影了。”

“想要重新填补,恐非易事。”

“朝中已有消息,说是陛下要派汲黯和郑当时二人前去治灾。”

此话一出,所有人顿时都停了下来,目光不约而同地,朝着汲黯和郑当时两个人的身上看了过去。

“两位兄台这肩上的担子不轻,但若是做的成了,日后少不得平步青云呐。”

“若是没有曹襄那小儿在朔方,这次黄河决堤恐还真是一件麻烦事。”

“但如今有曹襄小儿在朔方兜底,两位兄台大可以将南岸的受灾百姓迁往朔方。如此一来,受到黄河水灾的灾民得以安置,受灾的地方不至于动乱,朔方的移民之策又可得以执行。”

“当真是一举三得啊。”

“是极是极。”

深宅之内涌动着活跃的气氛。

黄河水灾,百姓受难,固然让人同情和心疼。

但是,对于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完全存在于脑中想象的情景来说,和眼下实实在在能摸得着,碰得到的实际利益相比,定然还是后者更为重要一些。

“可惜董仲舒此时不在长安,不然要是他那套天人感应的东西参上一道,那才是皆大欢喜嘞。”

“哈哈,说的是啊。”

“说起来,黄河北岸可是有不少勋贵的地啊。”不知是谁忽地提起,道:“据我所知,田丞相的封地就在黄河北岸,良田上千顷,这次汲兄和郑兄之行,恐怕不会太顺利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