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图书馆(2 / 2)

  相比较安县四处都是平房,平沙市作为省会城市高楼要多出不少。

  街上最多的汽车就是公共汽车了,除此之外,自行车也是市民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顾知朝和刘宏斌他们来的不是上下班的高峰期,不然能够看见路上自行车车流的壮观景象。

  刘宏斌之前就来到平沙市了,对这里也很熟悉,他带着顾知朝先去了招待所,两人开了间房将车上的东西都放在房间里,这才去找图书馆。

  平沙市最大的书店自然当属平沙图书馆了。

  这书店1956年成立,60年合并到图书馆,后面因为特殊原因开始闭馆,70年初逐渐开始恢复建制,并修建新的图书馆,直到去年才重新修建彻底开馆。

  这栋新建的图书馆占地近千平米,有上下两层楼,楼上还设有借书室、社科阅览室、采编室和书库。

  里面的藏书也很多,50年代初建时就有6万册图书了,后面陆续增添,到现在图书已经添至20多万册。

  一进门,就能够看到墙壁上挂满了伟人的各种宣传画。

  这些宣传画,再过个几十年,都会成为收藏品了。

  只是顾知朝并没有太大的收藏癖好,他有着脑海里的知识,赚钱的门路多的是,所以也并不打算盯着文物这块来赚钱。

  这些话他看个新鲜,也就过了,并没有购买的欲望。

  屋内四周有许多玻璃柜台,书籍就被放在玻璃柜台之中,就像是后世的蛋糕店一样。

  店员站在玻璃柜后面,看中了那本书,可以要求店员拿出来给你看。

  租书或者买书都可以。

  在后面靠墙的位置,还有一排排连在一起的木质书籍。

  相比较现在,这个时代的书都很便宜,一般也就是几分钱,贵一点的也就几毛钱。

  不过即便舍不得花钱买书看,也可以站在书店里面蹭书看。

  很多人都是站在书店里面蹭书,看完了一本又一本书籍。

  顾知朝和刘宏斌进去的时候,就能够看到柜台前面站了不少人,这些人神情很专注,显然已经投入到了书籍的内容中,忽视了周围的环境。

  在后世,许多书籍都出了电子版,大家能够轻易地看到各种各样书籍,但是论读书的专注度,却是没法和这个时代的人们相比较的。

  “咱们直接去书库。”

  刘宏斌没打算打着顾知朝在柜台这边排队看书,这样效率太低了,也很难查到他们需要的书籍。

  他领着顾知朝直接找到了图书馆的负责人,展示了单位开具的工作证明,表示需要查看一些书籍资料,希望他们能够提供帮助。

  “当然可以了,两位小同志跟我过来吧。”

  图书馆负责人是一位年近半百的胖乎乎的小老头,他面向看着很和善,仔细检查了刘宏斌开具的单位证明上的公章,确定无误后,对着两人露出了笑意,领着他们去了书库。

  书库里面都是图书馆的藏书,每批图书到了之后,书库都会筛选留存,所以市面上已经卖完的畅销书,在这里面依旧可以找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