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报告的文章,含金量摆在这里,台下几乎没有人低头。(1 / 2)

  沈如皎盯着她的眼认真道:“对,所以你要向我学习。”别玩手机了!别回消息了!有什么好聊的!

  宋之妧眨了下眼睛,勉为其难答应她:“好吧。”

  手机终于熄了屏,沈如皎又松了口气,全程盯着她一那块,没见她再有拿起来的迹象。

  宋之妧余光注意到她的视线,时而故意拿起看看时间,见她马上提高了警惕,悄悄弯了眉眼。

  一上午的报告开完,黎教授在外面的餐厅定了包间,一行人直接过去赴宴。

  黎教授人脉广,来的专家不少,拉过宋之妧骄傲同大家介绍:“这就是我那个不争气跟我发文章的硕士生,宋之妧。”

  炫耀之意溢于言表,一众专家哈哈笑了起来,一位社科院某所所长调侃她:“这还不争气呢?外面不知道多少人抢着要她来读博,话说回来,小宋同学,博士阶段考虑下我怎么样?”

  宋之妧轻轻一笑,“谢谢您的好意,但我确实不怎么争气,就不去霍霍您的师门啦~”

  所长哈哈一笑,这孩子真是有意思。

  在一旁听着的沈如皎也跟着一笑,其他同学看得惊奇,从没见沈博士笑得这么开怀过。不是,笑都少见。

  吃完中饭,没有时间休息,一行人又赶到会议场地。

  宋之妧的汇报是分会场下午第一场,一行人跟着去听她汇报。

  听完主持人的介绍,宋之妧稳步上台。

  万众瞩目,这是她第一场学术报告。或许上台之前还有些许忐忑,但一站定便沉浸在了自己的逻辑世界里。

  台上的她娓娓道来,她的Motivation部分讲得极好,给人的感觉像是不做这个研究天都要塌了,学术界不能没有这篇文章。

  台下的沈如皎定定看着她,渺小的她站在大舞台之上,与身后的巨幕形成强烈对比,可正是这样渺小的她,讲出的一条条一句句却都让人信服。

  不愧是第一场报告的文章,含金量摆在这里,台下几乎没有人低头。

  沈如皎没忍住拿起手机,聚焦于她的身上,按下屏幕上那个圆,设为了屏保。

  宋之妧甫一讲完,全场爆发热烈掌声,她含笑鞠躬。

  接下来是专家点评时间,首先是中午见过的那位所长,她没有几乎给出负面评价,只是选择几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下一位却截然相反,提出了一个致命问题:“我提个问题,你们这个中介效应检验为什么有第四个模型?既然可能存在中介效应,那将关键解释变量和中介变量全部作为解释变量引入模型不会引发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吗?”

  宋之妧正组织着语言,就听到台下后方传来声音:“教授您好,我是苏大的沈如皎。我倒是觉得宋之妧同学这个模型设计得很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三段式中介效应检验可能存在明显的缺陷。她这个四段式中介效应模型,在中介效应中同时考虑中介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实证链条的完备性。况且报告的结果应该都是通过了VIF检验的对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