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2 / 2)

“嗯,不跟他喝了。”钟牧阳老如顽童耍了个心眼儿,就拿了一个酒盅,自斟自饮。

“别只顾着练琴,楠笙要开店,事情可多,你得给搭把手!”

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是她养的,知儿莫若母,老太太提前给两口子打个预防针。

“知道,知道。暂定周末排练,下了班我先忙活咱自家事。”

周楠苼只是笑没多嘴。她不傻,老太太的话有一半是说给她听的,让她心里有个数。

爷俩今天算是冰释前嫌了,一个不计较三十多岁了还被老爷子拿皮带追着在小区里抽,一个也不计较儿子近一个月不带媳妇孩子来陪他。

三院和一院隔着一机厂,走路十几分钟,暑假哪有孩子不在老一辈儿家里过日子的?

说到底,老一辈儿都比小孩还盼着放暑假,嘴上说嫌吵嫌闹嫌事多,可打心眼里期盼。

周楠苼辞了工作,每天一早买点早餐领着三个孩子送到老人这边,伺候完二老和小的,老爷子在家怡儿弄孙,娘俩就手挽着手跑去三院里捯饬小店。

合资社旁就是仓库,腾出一间,四十平的样子,找人刷刷墙,换了门窗,装上排风扇,地坪都不用重新铺,一周就布置的有了模样。

桌椅板凳灶台炊具一应采买都留到了周末,钟惊涛要去排练,也得先把家伙什置办了。

二机厂是军工企业,小范围排练还可以接受,要是成定期定点排练,就要考虑影响了,索性还是搬来一机厂吧,这边地方大,对文艺演出的支持也是有历史的。

这一周李旭彪他们就蚂蚁搬家一般的将家伙什慢慢往一机厂倒腾,到周末就差不多了。

最后运来了胡广发的架子鼓后,小卡车也别忙走了,帮着钟惊涛拉店里的家伙什去吧。

人多力量大,满编乐队正式成员六人,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周六这天才听说钟惊涛媳妇要开小店,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干活呗。

忙活了一上午,二十多人把整个店需要干的活全弄完了,就等周楠苼学会了就能开业。

钟惊涛他们跑去厂里排练,孩子们在钟牧阳那玩。

吴艳茹左右看着没事,跟周楠苼打声招呼,跟着去看排练。

周楠苼和席桂澜二人去学手艺,这是托了几层关系找到的门路,也不收钱,纯看面子。

米线有什么好学的?一早泡上米线,泡软了盘成卷儿,小碗什么份量,大碗什么份量。

米线汤就是高汤,炖大骨头也行,炖鸡肉也行,混合了也没问题。

调料主要是调个口出来,苏大强散装十三家,苏北人能吃辣,甚至可以说无辣不欢。

想要米线好吃,就是一个辣酱,一个肉酱,这两样看真功夫,更是成败的关键。

周楠苼学完回来天天就在没开张的店里熬酱,天天能熬出几脸盆肉酱和辣椒酱。

熬出来了也不能浪费不是?她们娘俩还有吴艳茹跑食堂拉了一堆热腾腾的大馒头回来,卖夹心馒头,没想成米线没干呢,夹心馒头卖的风生水起,连外边人都慕名而来购买。

如此过了半个月,八月上旬都快过完了,周楠苼的米线还没到能拿出来开门的水平。

“老公,你嘴叼,你说这是咋回事?”

周楠苼煮的米线算不上难吃,但也绝对不好吃,拿去问师傅,人都奇了怪了!

“不香,还能啥原因?辣椒酱夹馒头吃挺香,肉酱夹馒头也挺香,就放米线里不香。”钟惊涛脑子里没正经弦,但嘴巴里说的头头是道:“今天不排练,我熬两锅试试。”

今天李旭彪朋友结婚,乐队没了主唱也没约了排练,正好钟惊涛就有了空闲。

这家伙能吃也会做,只是他懒鬼托生,难能上灶台前操持,今天他自告奋勇更为难得。

钟惊涛看了看周楠苼买的辣椒,印度椒,没毛病,但他直觉告诉他这就有问题。

“就一种辣椒哪行,你当油泼辣子呢,难怪夹馒头吃很香。”

钟惊涛没再解释,两口子手挽手跑农贸市场去补货去了,来玩的吴艳茹扑了个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