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明里暗里较量34(2 / 2)

当年的现状是复读班二十多名学生,应届班五十多名学生。论公心,复读班当然是最重要的。论卖资料等收费问题,当然应届班更实惠。这一点,所有人都知晓,都心知肚明。

方直早就想做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了,他一心想通过一届毕业生的中考来证明自己一下。年轻人嘛,想上进,自然想出彩,赚取些彩头博取些好名声。

常澜庭当校长时候,方直与成淑珍老师是初二班班主任,就曾经因为此事专门请示过常澜庭。成淑珍老师也想当一届毕业班的班主任。吴德仁一直霸占初三毕业班班主任位置,好多人都此不满了。

无奈校长常澜庭说了不算,他说此事一定要与吴德仁商量后才能决定。怎么商量?怎么决定?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事情黄了。

两年过去了,现在终于有了机会,方直得到了这个位置。

当上初三毕业班班主任,方直有胜利者的沾沾自喜,也有同情吴德仁的一丝怜悯。但更多的还是窃喜与欢悦。他认为吴德仁终于也有今天。

吴德仁脸色阴沉沉、黑黑地坐着不动,内心非常郁闷,非常气愤。可是怎么办呢?现实情况明显对自己不利。他不能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不满。他意识到属于“三人团”的时代已经结束,对于学校的安排,他只有默默接受忍受,或者暗暗较劲抵制,不能再明火执仗。他需要低调一些。

一段时间过去,吴德仁终于领教了单宇藏的厉害。同时他也知道方直不同于程知行,程知行可以打击,可以打压,但对方直绝对不行。

方直与吴德仁是邻村,同属于方大楼行政村,几辈人彼此皆知根知底。

方直的家族可以称得上是族大人多,兵强马壮。其父亲方春玉是方大楼小学校长,几十年的校长,在当地算是有些名望。可以说,截至当下,方大楼行政村中,年龄在6岁至40岁之间的人基本是方春玉的学生。吴德仁自己就曾是方春玉的学生。

方直的姥姥家是白膏河集上的杜姓家族,其大舅杜贵东在外地做副县长。杜姓家族中在郡里镇里做事者不少,另外,各行各业也有之。行医者有之,为教师者有之,做生意者有之,等等。其家族占据白膏河集上一小半的门店,在白膏河集老街历来就算是大族。

吴德仁姑姑家族是不愿意,也不敢轻易招惹杜姓家族的。

方直姑姑家与贺令道是同村邻居,其姑父黄恒汉与贺令道的父亲贺发奎是发小。那两位也是个人物,年轻时,一起打打杀杀,一起烧过香,磕过头,拜过把子,关系较铁。

据说那一年,当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际,为了与邻村争夺一块六十亩的良田,黄恒汉与贺发奎两人带领同村几十名年轻人持器械与邻村人械斗,以打埋伏的方式火拼,并最终胜利。这一仗,也成就了黄恒汉与贺发奎在本村的地位,在本地的树立很高名望。特别是年轻人,喜欢以他们为榜样。

此事也成为他们村的经典故事,被代代口口相传下来。

单宇藏校长提拔重用方直,也是看到方直有这方面的地方优势。他觉得,自己一个人牵制吴德仁有些吃力,他要利用方直牵制一切吴德仁。借力打力,单宇藏研究过孙子兵法,厚黑学这本书,他经常看。

单宇藏也曾经想过提拔呼少杰。呼少杰不仅是白膏河集老街上的人,呼少杰的老婆与单宇藏还有点沾亲带故的亲戚关系。

但呼少杰在白膏河中学的名望不好,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及师德等方面的口碑远远不及方直。若提拔呼少杰,不但不能很好牵制吴德仁,说不定还会被呼少杰牵着鼻子走,还可能给自己带来想不到的麻烦。如果弄成那样,就不好了。

再说,万一呼少杰与吴德仁这两位喝白膏河水长大的人一起联合起来,那才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单宇藏想的很远。

每一个领导者都是聪明人,都会考虑到,自己提拔起来的人是用来干活的,为己所用,不是用来招惹是非的。

方直当了白膏河中学教导主任后,吴德仁很明智,他主动把教务教学方面的业务让给了他。让业务,就是让利益,这是谁都知道的,无需言明之道理。吴德仁深谙此道理。方直不同于程知行,他不能与方直弄翻了,弄翻了,于情于理于利,自己非但讨不到任何便宜,说不定会更难堪。

相比于方直的年轻,吴德仁还是比较老道,也老谋深算不少。

返回